QZZN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使用微信注册/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02|回复: 5
收起左侧

经经常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06-6-16 15:39 | |阅读模式
经济学领域所谓的“看不见的手”的最初提出者是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凯恩斯最著名的著作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此书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革命”的开始,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强烈震动,他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也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常学说和政策制定的依据。美国从罗斯福新政伊始,几乎历届总统都是凯恩斯主义者。大卫•李嘉图于1772年4月18日出生在伦敦城。他是犹太人,李嘉图最初的经济学研究几乎完全集中在货币问题上,他的第一篇文章是《黄金的价格》。1847年4月出版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萨谬尔森在经济理论上的卓越贡献是对数理经济学的发展。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论文Analysis(1947年)提出,所有经济行为的研究都可以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最大化问题。为此,1970年,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但是,给萨谬尔森带来国际声誉的却是一本普及性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经济学》出版于1948年。《经济学》出版后,不仅成为美国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而且畅销世界各国。
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上升时,一般会导致失业率上升。
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通常,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就会上升,二者呈现正比。从长期来看,储蓄等于投资。利率一方面影响现期的投资活动,同时又通过调节储蓄而影响未来的投资规模。利率对投资规模的影响是指利率作为投资的机会成本对社会总投资的影响。在投资收益不变的条件下,因利率上升而导致的投资成本增加,必然使那些投资收益较低的投资者退出投资领域,从而使投资需求减少。相反,利率下跌则意味着投资成本下降,从而刺激投资,使社会总投资增加。
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模式,其基本特征有市场化、信息化、专业化。
“新经济”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最早来自美国90年代中期《商业周刊》。被用于描述美国的经济特点,此后“新经济”的说法便不胫而走,传遍了世界。一般说来,新经济指的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动力,在经济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上都带有新特点的经济。新经济属于知识经济范畴,是当代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革命条件下发生的一次经济调整。新经济是知识经济、创新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为经济提供资金积累。
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增,促进农村富余蔻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昨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拉到经济增长的需求有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投资、消费、净出口是拉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投资是拉到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原则坚刺激经济增长首先要刺激消费增长,只有成功地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扩大投资需求和提高投资效益;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依赖于贸易条件、汇率波动、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等诸多因素。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
根据实现经济增长途径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包括两种: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
宏观层次上的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如何分配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方面。较低的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是指在资源配置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以达到最大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出。厉以宁先生指出,这两个不同层次的资源配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两个层次的资源配置实现的途径不同,较低层次的资源配置可以在不转移生产要素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技术措施或组织管理措施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较高的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实现,通常要涉及生产要素的流动、产权关系规范化、固定资产的转让、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运用、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问题。
1.    在现代市场经济是,居支配地位的是公司(法人)制企业。
2.    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3.    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是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4.    我国现行的税把税种分为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6.    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独立性。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
8.    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调整的最重要措施是优化产业结构。
9.    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10.    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有企业。
1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12.    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13.    产业政策的内容有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
14.    市场机制核心是价格机制。
15.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经济。
16.    我国要求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其基本原则是以发展中国家身份,承诺减少关税。
17.    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基础是资金市场。
18.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货币,发展经济。
19.    财政政策被称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稳定器”。
20.    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通资金,称为直接融资方式。
2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被称为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22.    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
23.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中间环节的是分配与交换。
24.    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5.    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的是复式簿记。
26.    国际贸易按清偿手段的不同可分为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27.    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部长会议。
28.    国际投资的最初形式是资本输出。
29.    最早出现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经济互助委员会。
30.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组织形式是经济联盟。
发表于 06-6-16 17:56 |
不错 辛苦了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6-6-16 21:47 |
谢谢楼主,帮主很大,我就是考经济类的,雪中送炭啊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8-7 12:46 |
楼主,非常感谢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7-5-29 18:45 |
学习了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管理规定|隐私条款|手机版|求职指南网 ( 京ICP备11040856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760 )

Powered by Discuz! , 24-3-29 15:38 , 0.08687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侵权删帖、投诉申诉

© 2005-2022求知智囊 联系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