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ZN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使用微信注册/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429|回复: 399
收起左侧

山东省公务员乡镇——新农村之资料汇集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07-3-26 19:57 | |阅读模式
在这里设一个分点,把所有的相关的山东公务员考试乡镇——新农村建设,把所有的相关的资料都放这里吧,大家可以在这里看的
发表于 07-3-26 20:07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006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胡锦涛强调: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三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五是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活,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六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资料分析:什么是“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的重要意义(“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和解决“三农”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意抓好的工作。
2.2006年3月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温家宝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温家宝表示,政府将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尽快使广大农村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资料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是“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因地制宜、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改变广大农村面貌)。

3.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当日开幕,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其次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三是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资料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发展现代农业、政策支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4.2006年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北京 京丰宾馆参加政协小组讨论时表示,要研究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么好的一个目标,“怎么样实实在在地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同时避免变成农民“一个新的负担”。林毅夫具体提出四点建议。他认为,首先必须搞清楚,新农村建设是建在什么地方?我个人的看法,新农村建设应该是建立在现有的自然村之上,“因为新农村建设是给农民建设。”“农村总在农场上或者农村附近,农民不会住远离农场的地方”,“新农村建设一定建在自然村,这样才会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林毅夫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一个浮动、长期、水涨船高的目标。但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着手点的新农村建设既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内容,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时,应该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任务。

资料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有一个目标

5.2006年4月16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北京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把握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关系。危朝安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处理好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一定要注意防止和及时纠正忽视发展农业生产的倾向;二是要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两者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两个重要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四是增加投入与创新体制机制的关系,特别是要探索建设项目的民主决策机制、建设资金的筹集和融资机制、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机制等;五是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关系,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更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资料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把握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关系。

6.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一次面临挑战。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新”字,建设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健康住宅理念成为当务之急。我们需要的是在以人为本,在“节能省地型”的原则下,开展新一轮的、有文化特点的农村自然村庄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近发表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资料分析: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一次面临挑战;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7.2006年4月16日,“新农村基本建设优化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韩国的专家对新农村建设表达了一致观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防止变成“建新村运动”,搞大拆大建。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后,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针对新农村建设要求,与会专家提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要形成“建新村”的误区,要在进行农村基本建设的同时,发展农村生产,改善农民生活,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参加论坛的韩国新乡村运动中央会会长李寿成认为,建设新农村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而不是简单的新村建设运动。对于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原农业部部长陈耀邦提出,当前,全国还有6%的行政村没通公路;1亿人饮水不安全、不卫生;有2000万人没用上电;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7000万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虽然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村公用设施进行了改造,但乡镇医疗卫生设施落后、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缺乏仍然是个普遍问题。加强生产性建设、改善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基本设施建设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资料分析:建设新农村要注意防止的识区;加强生产性建设、改善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基本设施建设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交通、卫生、用电、住房、文化)。
8.“信息化”源于20世纪60年代,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支持,信息化将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

第一,“生产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第二,“管理民主”需要农村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农村信息化主要包括农村行业信息化、农村行政管理信息化、农村生活消费信息化和农村社会资源信息化等内容。农村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社会长治久安,是协调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基层“管理民主”的重要手段。

第三,“乡风文明”需要信息化。首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其次是开展农村远程教育,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以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需要;再是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方面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持,信息化将加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农村城镇化,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就是要通过信息化实现农业和农村的跨越式发展,不再走传统工业和城市发展的老路,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分析:信息化将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生产发展”、 “管理民主”、 “乡风文明”需要和离不开农业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实现农业和农村的跨越式发展)。

资料分析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中央一号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把握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三农”问题要注意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6 20:08 |
1。目前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大于城市,如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维护农村老年人的利益,成为日前在京举行的2006年学术高峰论坛关注的焦点之一。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社科院的官员、学者以及各地的基层老年工作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农村老年人绝对数量多,老龄化程度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据预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现象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司长刘从龙说,对于农村老龄化加速的这一现状,不少人认为农民的生产生活仍然以家庭为主,农民养老还是个人或家庭的事,没有构成一个社会问题,目前还没有必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广大农民群众的养老问题,不完全是农民个人或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广泛关注并认真研究解决的社会问题。刘从龙说,我国农村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涉及大多数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城乡贫困老年人约有1010万人,其中农村老年人达860万人,农村老年人贫困发展率是城镇老年人的3倍以上。刘从龙认为,农村人口老龄化及贫困化问题不完全是一个自然过程,与社会政策密切相关。例如,计划生育政策加快了老龄化的进程,而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人口贫困等问题密切相关。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唐钧研究员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突出。在农村中,享有退休金的老人仅占5.5%,享有集体养老补贴的仅有0.4%。这意味着94.1%的老年人与社会保障制度无缘。目前农村7.13%的老龄化程度大于城市6.69%的老龄化程度。这种发展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对此政府至今没有研究专门的应对策略。唐钧建议,应对农村养老保障难,首先应建立一个可持续、行得通的养老保险制度。
  湖北省赤壁市老年学专家葛松涛说,面对农村这样庞大而又脆弱的老年群体,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将会影响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他建议采取五条举措,保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能落到实处:政策法令规范养老;村规民约约束养老;新闻媒体引导养老;法律诉讼保护养老;上下左右承诺养老。福建省福州社会科学院张忠松通过对山区65岁以上老年农民养老问题的样本分析,提出了解决山区老年人口养老保障的思路:在山区要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并探索多种社会养老的办法,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口养老需求。来自山西省忻州市委党校的王申堂提出了农村养老保障的“过渡模式”设想,即:多途径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其重要背景是中国的“三农”问题。为应对“三农”问题,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众多方案,政府也采取了许多方法和措施。但是,“三农”问题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其重要原因在于:二十余年的农村改革过程中,“三农”问题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最终要上升到体制高度进行思考,而原有中国农村体制的根本弊端在于:农民的发展权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  
  3.新疆从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使150万农村人口受益人均年收入增加了40多元共增加林草面积640万亩,为改变干旱、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了解到的情况。自治区天然林保护中心退耕还林处处长李龙则介绍说:新疆是全国最大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区,荒漠化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47.8%,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从1999年起党中央将退耕还林、恢复林草植被作为西部大开发优先启动的一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新疆生活在荒漠化地区的农民农业生产力水平一直比较落后,过去,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一度曾出现过盲目开荒种田的情况,忽视了生态平衡问题。实行退耕还林工程后,各地将工程的实施同生态环境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民的吃饭和增收问题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为保证农牧民在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同时,收入不受影响,以达到“稳得住,不反弹”的目的,新疆注意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并坚持做到“目标、任务、资金、粮食、责任”五到位,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使退耕还林的农牧民收入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还有所增加。比如,许多地区根据当地实际选择适合生长、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树种,采取林草、林药间作等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吐鲁番地区采用枣草间作模式;新和县一条长达47公里、1.6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带由核桃树构成,林中还种有苜蓿;墨玉、皮山、于田等县利用光热资源种植柽柳接种大芸。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许多退耕户把退耕还林前后做了一个比较,仅国家政策补助一项,每亩地可使退耕户增收60元。他们从退耕还林这项绿色工程中切实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2002年以来,全县退耕户累计获得收入4453.5万元,户均累计获得收入9900元,人均累计获得收入274.39元。

  3。与此同时,新疆还确保退耕还林各项资金及时补贴到农牧民手中,几年来国家共为新疆下拨退耕还林工程种苗和造林补助费32160万元,拨粮食补助资金97916万元,自治区已累计拨付粮食补助款89115万元、现金补助7089万元。

  新疆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根据国家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对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危害大等急需要治理的区域优先安排退耕还林工程,使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如奇台县在沙漠地带种植了长五六十公里、面积约三十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带,使周边的流动沙丘变成固定沙丘,沙尘暴天数明显减少。

  为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科技含量,新疆大部分县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活动,并从2004年起开始推行“六不准”、“三到位”的标准化、科学化造林技术。即:不整地冬灌不栽、品种不对路不栽、不是优质苗木不栽、不浇水不栽、不落实造林责任不栽、没有管护责任制不栽;规划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工程质量到位。其中,吐鲁番、哈密两地已在全地区推行标准化科学化造林技术。

  4。潮州市是广东省最东端的沿海开放城市,物产丰饶,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独特。改革开放给潮州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今的潮州,不但是“中国著名侨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且还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中国潮州菜之乡”和“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

  近年来,为了推进像潮州这样的沿海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必须努力做到“六个更加重视”:更加重视做强区域特色经济品牌,更加重视整合丰富文化资源,更加重视发挥著名侨乡优势,更加重视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更加重视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更加重视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努力加快建设“活力潮州、文化潮州、生态潮州、法治潮州”,使潮州成为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富裕安康的广东“东大门”。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做大做强特色品牌。作为沿海的欠发达地区,发展无疑是解决潮州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要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潮州经济外向度高的优势,坚持错位发展,立足特色竞争,推动潮州市特色经济更好地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壮大特色经济,增强特色经济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我们把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打响区域特色经济品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因势利导,认真部署,加强推介与合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推动做大做强区域特色品牌,全力打造陶瓷产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集散中心和婚纱晚礼服商贸中心、设计中心、时尚发布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发展后劲的增强。全市现有陶瓷生产及配套企业10000多家,拥有工艺瓷、日用瓷、卫生洁具、仿古瓷、圣诞瓷、环保瓷、骨质瓷、电子陶瓷等多个门类的系列产品。2003年陶瓷工业产值116.8亿元,出口6.43亿美元;2004年陶瓷工业产值达到160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卫生洁具、电子陶瓷产区和最大的陶瓷出口基地,产品畅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婚纱晚礼服业也快速发展,在总量、品牌、设计、加工、时尚、技术等方面都拥有相当的产业优势,是全国最大的婚纱晚礼服生产和出口基地。

  5。中国农村现在的合作经济组织名称很多,形式各异,而且往往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如中国科协下属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被界定为农民的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其中有一部分已成为经济实体型的组织,农业部亦负责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乡镇的一些站所(如畜牧兽医站)也领头兴办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些组织的大方向一致,但由于各部门的条条领导及部门之间清晰的边界,农民合作社的组织资源无法整合在一起,发挥整体效益。因此,地方政府除了核准合作社的登记注册外,还要配套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章程,明确合作社的性质,界定合作社的内涵、处延及内部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等,这样各类合作组织即可"对号入座",打破原来的部门界限,在统一的制度规范和名称下整合起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如不具备合法性,就根本谈不上在市场竞争中成为一支抗衡力量,也谈不上增强农民自身的谈判地位。在国家短期内不可能出台有关法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可采取变通的方式,发布地方性的法规,促进当地合作组织的发展。如1995年5月20日,山东德州宁津县发布了县人民政府的红头文件"宁津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注册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核准登记注册时,对符合企业法人条件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企业法人登记,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从此在宁津县就出现了以合作社名义登记注册的营业执照,山东莱阳市也有类似的做法。地方政府的这一举措赋予了合作社与其他企业组织一样平等的企业法人地位,从而使它们可以合法地参与市场竞争。
  6。最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连续下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文件。其中,去年12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毫不讳言目前中国农村公共文化落后的现状: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作为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该《意见》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强调“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要使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今年1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表示,将“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坚持和完善有关文化领域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

7。 目前,我国农村有乡镇党委3.75万个,村
党组织64.5万个,乡镇、村党组织数约占全国基层党组织总数的19.7%;农村党员3029万名,约占全国党员总数的43%;乡镇机关干部约110万名,乡镇站所干部约170万名,村干部约为400万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8。“如果没有西部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我这学期就上不了学了”,蓝田县三里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11岁的罗璐说。

    3月2日,罗璐在给记者的信中写道:“去年3月,妈妈因病去世了,哥哥只好出外打工了。剩下我和爸爸在家,靠爸爸每天打点零工维持生活。爸爸都不准备让我上学了。幸好,国家有了免费政策,学校还为我发了免费课本,我才能够继续留在学校上学。”

    谈到孩子上学问题,罗璐的爸爸罗天务感慨良多:“去年璐璐的母亲患病去世了,看病和办理后事共花了6.3万元,借人4万多元的账。去年春,我都有心思不让娃上学了,但又不忍心,只好借钱让娃报了名。这次娃享受了‘两免’政策,这对我们这样的家庭确实解决了大问题。我从心底里感谢党、感谢政府。”

    实行农村义教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改革后,像罗天务一样不再为孩子上学作难的家长何止百万!今春开学,我省迅速启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级财政投入经费17.88亿元,为513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其中158万家庭贫困学生领到了免费教科书,享受寄宿生生活补贴的55万人。群众充满感情地把这项改革称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阳光工程”。西安市雁塔区的许多学生家长在学校《致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上,发自内心地写道“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如今种地不缴税,娃娃念书不交费。从此无忧又无虑,真是和谐好社会”。
  9。新华网北京2月21日电 2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表示,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民和农业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

    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说,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受欢迎,效果明显
,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

新华网北京2月21日电  中国21日公布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说,国家将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文件要求各级政府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
要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6 20:09 |
干部驻村参与新农村建设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结合我国当前城市离退休老干部群体情况和我国广大农村实际,现提出老干部驻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案,供中共中央老干局参考。

  一、在交通相对发达、自然环境较好的镇乡,由镇乡组织村社干部对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和谐的农户进行入户调查,着重调查农民住房情况、交际意愿,对有空房闲置而又愿意接纳老干部家庭的农户进行登记。

  二、老干部管理部门调查离退休老干部情况,对身体健康、愿意自费到农村长期养老或短期、不定时到农村度假、且愿意与农民交往,利用自己知识、能力、资源促进农业发展、加速农村脱贫、帮助农民致富的老干部进行登记。

  三、由老干部管理部门组织已登记的老干部到已登记的农户家中进行参观、座谈、聚会,双方在深入了解、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结成对子。由农户为老干部提供食宿,老干部按实际消费水平交付农户现金。

  四、将老干部养老、休闲、度假与了解农村实际、为农民提供知识、为农民传播信息结合起来,使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农民了解信息、提高能力、发展经济。

  五、老干部管理部门定期电话了解、不定期实地看望驻村老干部情况,关心老干部的生活、关心老干部的情感、关心农户的发展。建议老干部每年以书面形式向管理部门汇报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动态一至二次。鼓励驻村老干部提出驻村新农村建设方案或对策。

  六、对老干部在驻村过程中出现的老干部与农户或邻居关系不协调的情况,各村社、镇乡要认真调查提出改进意见。对实在无法调查解的,要终止老干部驻村活动或调整老干部驻村地点。管理部门要认真总结,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6 20:15 |
太好了,能中就最好了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6 20:19 |
农村建设词解

新农村建设词解
熟悉一下有好处的

    新型农民    一号文件给新型农民做了3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村庄规划    一号文件将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提出要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
    循环农业    一号文件把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循环农业即节约型农业,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从2005年开始,用3年时间,在试点区域内培育出25万家左右“农家店”,形成以城市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    一号文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省直管县”,即把地区一级的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县(市、区)。“乡财县管乡用”,即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由县级财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
   县域经济    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接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它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即一个村子创一种品牌,是国际交流推进协会理事长、日本的平松守彦1979年提出并倡导的一项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动。该活动秉承“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面向未来”的原则,旨在扶持欠发达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地区经济,加快脱贫致富。“一村一品”模式目前已推广到中国、泰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减免三补贴”    即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6 20:20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扎扎实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要性: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内容: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加快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努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原则: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
问题:①新农村建设本身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出现的简单化、形式化、树样板等新问题。1、防止急于求成,防止不顾农民的承受能力搞达标升级,搞短期行为,防止表面文章、“花架子”、盲目攀比、“一刀切”卷土重来。
认识、观点:保证建设方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分类指导。要用科学发展观和绝大多数群众的智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不可搞形式主义、盲目攀比和“克隆”式的“一刀切”。 新农村的建设是系统工程,也是漫长和艰巨的。资金投入脱贫扶贫;村庄面貌;培训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合作体系进入市场;村级班子;农资市场;农村人才;农村金融;二元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体系;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平安农村建设(调解组织);等等。
要多输血,少抽血;多反哺,少吸取;多政策优惠和补贴,少花农民的钱。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农民才能真正在不断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不断增加的实际收入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实惠。
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又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尊重民意,从做实事做起;增加投入建设基本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部分乡级债务和村级债务重也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
搞好规划;
既要突出多姿多彩,又要体现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
2、不能搞成“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建新房、修街道。不能只把眼光盯在“村”上,而是要全面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应该是“小康村”,农民们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缩短城乡差距,大多数人达到比较富裕的程度;其次是“文明村”,村容村貌的改变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包括农民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诚信意识都得到提高。特别是,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要有大幅度的提高;第三是建设“生态村”,使用好有限的资源,减少土地浪费和水污染。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在激烈的竞争中,绿色无公害产品的开发和环境保护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第四是“和谐村”,家庭和睦、民风纯正、社区安宁是农村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3、不适是空口号,而是要落实,全面发动,如政府投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农渔民年金制度;减轻农民负担、扩大非农收入;建设现代化新村;扩建农渔村公路;鼓励经营农业、增加信用保证金、搞农田耕地交易;使农村居民收入达到了城市居民收入的95%以上,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加大投入,包括政策投入。面对“贫血”程度严重且范围广泛的农村,要立足于我省农村特有的资源利用,如秸秆气化、沼气、太阳能等,为农村提供清洁的能源。在政府投入方面,也要适应新农村的需求,由原先的扶持产业到重点扶持农民的收入转变。除了农业大工程的投入外,还要扶持农村的新型经济组织,增加农村新能源的投入,加大对农村直补的力度等。
4、不仅是供血,而要造血——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农民。
人才流失、人才缺失难富裕,现在农村多老弱病残。“三多三缺”:如今的农村,在地里干活的妇女多,在村里常年居住的老人多,在“两委”里任职的老面孔多。同时,有学问的年轻人缺,种地的年轻人缺,年轻党员缺。打工者吃的是青春饭,一旦青春不再,被企业辞退,部分失地农民将沦为城市无业游民,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另一部分则回流农村,令“转移”无功而返。
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一是德才兼备、有威望、会管理的村干部或能起带动作用的致富大户;二是会科学种田的农民;三是有职业技能,转移到城市打工并已站稳脚跟的农民。
增收必须先增智,培养观念新潮、视野开阔、善于学科学用科学的农村种养大户,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极为迫切。
  加快在农村实施9年免费义务制教育,“十一五”期间基本普及农村高中段教育,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头等大事抓培训。民营、法律、卫生知识的全面培训,把传统的村干部变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新型村干部。采用劳动就业、农业科技和远程教育等三种培训形式,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发展科技农业项目和农业龙头企业就业相结合。
制订政策,一是实施“农村初中进城”工程,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全县初中全部集中到县城,让农民孩子先接受3至6年城市环境的熏陶;二是鼓励能人回乡创业;三是请能人回村当干部,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要充分利用城市人才资源,鼓励上山下乡、通过学生分配、选调、志愿者行动等学历人才到农村去。“一村一个大学生”、“干部包村”或“几下乡”等等。
②解决农民实际困难:农资涨价、假农资种子。
③借新农村建设发财:挪用款;行政包装惠农化肥——需要加紧建立法规制约;保证渠道通畅,实惠到农民手中。
重点问题:●1、“住洋楼受洋罪”等形式主义、政绩工程。2、贫困农村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3、农民迫切需要解决农资市场假冒伪劣坑农害农问题。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6 20:21 |
山东省省长韩寓群访谈:十大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
韩寓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具体措施有哪些?
韩寓群:今年,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粮食总产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十一五”时期,重点强化以下十项措施:
第一、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物资装备水平。
第二、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国际化,加快建立新型农村营销网络。
第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和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第五、全面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切实增加对“三农”的投入,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的实际问题。
第六、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下大力推进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快改善村容村貌和庭院环境。
第七、完善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重点要在“多予”和“强化”上下功夫。今年省级财政安排“三农”方面投入45.2亿元,增长25.6%。土地出让金、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确保用于农业。每年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重点用于农村。打破部门界限,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八、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特别是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省、市、县、乡按比例负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第九、加强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第十、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实施“百镇试点、千村示范工程”。
  使农民能消费、愿消费、会消费
中国经济时报:启动农村市场消费是今年国家政策的一个重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山东省有什么设想和打算?
韩寓群: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7%左右,农村市场非常广阔。山东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和农村市场流通秩序的好转,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消费,2005年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77.8亿元,年均增长16.7%。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结合山东实际,今年我省在启动农村消费方面,打算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有钱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促进农村消费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加快培育各种类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二、三产业收入。实施创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通过多渠道增加农业和非农收入,力争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第二,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有了钱敢消费”。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力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扩大到87个。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构筑起以农村合作医疗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同时进一步规范教育和医疗收费,增加农民即期消费。
第三,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农民“有了钱能够方便消费”。坚定不移地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倾斜的重点,切实加大“路水电医学”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借鉴山东农村电网改造和村村通公路等重大工程项目的成功经验,切实搞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到年底力争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为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耐用消费品进入农村家庭创造条件。
第四,继续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使农民“有了钱愿意消费”。继续整顿和规范农村商品市场秩序,加大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坑农害农等扰乱农村市场秩序行为的力度,堵住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市场的渠道,加强对农村市场价格的监督管理,依法严惩价格欺诈和欺行霸市,营造公平、合理的农村消费环境,使农民消费更加安全,有了钱愿意去消费。
第五,增加农村市场有效供给,使农民“有了钱有处消费”。引导企业根据农村消费水平和特点,改善产品结构,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拨出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到县、乡开设连锁超市,把流通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向农村延伸,搞活农村流通,充分发挥生产和流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使农民“有了钱有处消费”。
第六,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使农民“有了钱会消费”。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提高农村消费者素质,引导逐步养成健康、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鼓励农民在经济发展、收入增加的同时,相应地扩大消费,在逐步提高吃、穿、住、用、行等物质消费的同时,增加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努力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和档次。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6 20:24 |
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象问题及原因:
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农业发展设施,农村交通设施,农民生活设施薄弱;农民素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农民及农民工权利的不到保障;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封建迷信有抬头的趋势;不文明现象和陋习现象严重;乡镇机构改革滞后;村级组织管理涣散;村级市场化程度低,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后劲不足。
上升剖析: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是处理好城乡工农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新农村,也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荣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措施:
1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业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集中力量搞好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3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4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稳定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广辟农民增收渠道,逐步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5全面深化改革,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6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继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农民自治机制;
7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立;
8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9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6 20:29 |
10分的感谢版主!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6 20:29 |
热点、焦点之五:“三农”问题:
一、农民工问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存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
1、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了许多不合理限制;
2、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
3、劳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有效保证;
4、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
5、社会基本保险普遍缺失。
(二)、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
1、许多人观念上有错误,以农民来定位“进城务工人员”;
2、社会保障不完善。
(三)、对策:
1、解决好雇佣者对进城务工人员随意克扣工钱和拖欠工资等问题;
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
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4、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
5、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
6、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
二、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总理关注引出“清欠风暴”
2003年10月产24日傍晚,重庆市云阳县龙泉村村民熊德明,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围了一大堆人,然后。她见到一位她以前在电视上见过的“大人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在犹豫了一会后,熊德明告诉总理,现在农民收入主要靠打工,但她爱人李建明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已拖欠了一年,影响娃儿们交学费。总理听后表示:拖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人群中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当天夜里11时,熊德明和丈夫拿到了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
2003年月日《中国政法报》发表了题为“如果不是总理过问”一文,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全国掀起了一场“清欠风暴”。
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不仅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村在,在某些国有企业也相当严重。
(二)、问题的原因:
专家分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主要原因有五点:
1、一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一些房地产项目资金来源不落实,是造成拖欠的重要原因。
2、部分开发商资金不足,盲目立项、开工;
3、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导致总包单位无力垫资又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的恶性循环,进而造成民工工资的拖欠;
4、包工头为了自身利益多赚利润,故意拖欠;
5、包工头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民工投诉时缺乏法律依据;另外,不按时发工资也是造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民工工资拖欠的对策:
首先,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求。
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
(1)、应该建立一个认定拖欠民工工资的制度。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民工拖欠工资管理条例》,而不是各地自搞一套;
(2)、要建立民工任职的资质人定,以此遏制我国由于民工进城没有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
(3)、要建立劳动合约的认定制度,通过第三者公证,在法院打官司的时候就具有法律效力;
再次,要加强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其维权意识。
三、农民增收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详见材料)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
第一, 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
第二, 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
第三, 农民负担居高不下掣肘了农民增收。
第四, 非农岗位就业不足抑制了农民增收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
第一,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
第二, 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
第三, 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要途径。
第四, 减轻农民负担是保正。
第五, 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
热点、焦点之六:社会保障问题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一)、产生失地农民问题的原因:
1、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业土地转为城市用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2、制度缺陷。失地农民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真正原因并不是城镇化进程加快,而是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中国现在的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主要特征是政府用行政命令代替市场机制,由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过程,不是一个平等的产权交易过程,而基本上是一个行政强制性的过程。
3、低价征用农民土地,是当前农民利益流失最严重的一条渠道。
(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
1、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改革征地制度;
2、允许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
3、广开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4、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安全网。
二、房屋拆迁的社会保障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7月《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个拆迁百姓的心里话》,开始了向社会公开拆迁问题的矛盾。8月22日,南京市民翁彪在玄武区邓俯巷拆迁指挥部办公室点燃了自己浇满汽油的身体;9月15日,安徽农民朱正亮在天安门前“自焚”。一时间,媒体哗然,举国震惊。
9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紧急通知》。随后,中央又派出4路人马,分赴山东、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突击调查拆迁问题,为中央最高决策层制定消除动迁纠纷隐患的方案提供参考。
10月产29日,北京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两起因野蛮拆拆迁引发的恶性事件,并宣布其中一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另一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警方也向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政府部门如此作为,尚属首次。
在具体行动展开的同时,制度层面的工作也在跟进。目前,全国已有近20个省市修改了有关拆迁的法规,明确规定“补偿金不落实不得拆迁”,“拆迁中不得粗等”,开始把利益的天平倾向弱势的一端。
12月23日,建设部发布了《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要求规范城市房屋拆迁估价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个文件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近日,建设部向媒体通报了刚刚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包含6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二)、造成拆迁纠纷广泛存在的原因:
一是直接原因,即汹涌的城市化浪潮和近乎疯狂的开发区“圈地运动”,必然使与之相连的“拆迁”成为一个历史现象。
二是根本原因,在于私权和公权的矛盾,即当私权面对公权的时候,总是显得那么的无力和无助。
(三)、对策
1、应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为前提。尊重公民的合法权益。
2、调整和规范政府在拆迁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完善和规范相关的制度,对拆迁人权益的保护予以程序化。
3、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让权力逐步退出拆迁领域,重新界定政府在城市拆迁中的职能,消除以政代法。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6 20:34 |
好人啊。。。。。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6 20:38 |
对楼主表示真诚的感谢!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6 20:57 |
楼主...你太好拉..........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8 11:02 |
谢谢  o^_^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8 11:36 |
谢谢斑竹,厉害,找来这么多材料,太感动了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8 11:39 |
太好了,十分感谢楼主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8 11:55 |
资料包含的问题很全面!真的很不错!楼主费心啦!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8 13:57 |
三农问题确实很热啊 现在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07-3-28 18:03 |
我报考山东省乡镇公务员,及时!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管理规定|隐私条款|手机版|求职指南网 ( 京ICP备11040856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760 )

Powered by Discuz! , 24-3-28 17:07 , 0.02947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侵权删帖、投诉申诉

© 2005-2022求知智囊 联系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