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ZN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使用微信注册/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31|回复: 68
收起左侧

“2013,梦想依然”月照江山千里雪——我的公考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6-19 14:46 | |阅读模式
    随着4月份多省联考战火重燃,个人的公考生涯在恍惚之间已满两载。相对于诸多逢考必往的考霸前辈们而言,自己显得并不积极,在长达700多天的时间里总共只参加过8次公考(其中还包括1次事业单位单独招考),并且相邻两次考试的间隙基本都在2个月以上。也正是因此,漫长的赶考经历无形中被划分为一幕幕的断章,之前在论坛留下的文字也多是每次应考前后的心情宣泄或失利总结。“明月清心,澄潭照神。”一直以来自己都莫名地喜欢这般飘渺至静的境界,如今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回望,也许早该抚今思昔认真梳理一下纷杂的过往。无论其间有过多少壮心和惊喜,经历多少感伤和失意,若将成功进入公务员队伍视作跃过龙门直上青云,那么数战之后上岸未果的自己仍旧只是门外痴人,企及遥望。从最初一劳永逸的幻想,到随后患得患失的选择,再到现在安之若素的心境,如果非要用言语来描述这两年来个人的心路历程和整体感受,谨以一言蔽之:梦中繁花似锦,尽管现实中风刀霜剑,我依然爱上这行路的感觉……
一、忆流年似水
    如同当初邂逅QZZN论坛一样,自己与公考结缘亦实属偶然。在学时习惯埋头苦钻、舞文弄墨,一心要继续深造走上科研之路,并未生出过奋力考公踏入仕途的念头。直到硕士毕业前夕遭遇考博失利,大学教师的入职门槛又遥不可及,个人才定下心来思考前途与谋业的问题。带着一丝犹疑与从众的心理,我开始了待业考公的历程,并将其看作找工作一步到位的绝佳机会。虽然到后来放弃了最初的痴迷与执念,时至今日还是视之为一劳永逸的职业归宿。与公考大军中众多年轻的本科生们相比,个人无疑该归入大龄考生之列。起步时即已在年龄上落了后手,经过随后数次省考和国考的磨砺,更领教了自身的多虑与任性。两年的时光稍纵即逝,已近而立之年的自己仍旧在水里踯躅,正所谓“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细数个人考公以来的悲欢之路,其中不乏黯然与唏嘘,却也有更多的欣慰与情谊烙上记忆。先后八次赶考,得失参半,心无增减,权按历次考试顺序阵列于下(略)。
发表于 12-6-19 14:49 |
二、笑红尘如歌
    近来曾看到这样一句广告语“用你的经历,定义自己”,不禁感触良久。综览个人两年来的考公历程,从初入江湖的公考新人到饱经风雨的个中老手,其中的苦乐酸甜一言难尽。硕士毕业以来,我为心仪的公务员职业目标耗费了诸多精力,至今仍未能收获完全成功的喜悦。不过,既然决定了踏上这条狭路,轻言成败或者执迷不悟无疑都是不足取的。繁芜的往事终究会沉入脑海深处,缤纷的经历却依然在刻画着未卜的行程。那句传诵已久的“公考路上,我不孤单”,早已成为我辈考生奋然前行的自励之辞。面对2011年河南省考面试惨败,自己也曾带着一份淡然写下《要当凌云须举翼,何妨随处一开颜》一文。所谓“一生烟雨梦,一世红尘歌”,每个人都会有相对独特的人生轨迹,在公考的行途中更是如此。偶尔驻足回望,从前尘得失中拾取一些聊以慰藉的记忆碎片,这就是诸多经验教训帖子的由来吧。仅就个人体会而言,考公更多的还是“习惯成自然”。前辈们总结出的林林总总的备考方案其实大同小异,许多“取巧藏拙”的解题方法也只是画龙点睛,真正的主角还是自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众多的练习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复习规划及应考技巧,并在实战中不断加以修正和增强,才能接近或达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高手境界。
  (一)日常备考
     1、关于复习计划
    撇开少部分裸考上岸的幸运儿不谈,但凡打定主意准备公考的人们,就都有制定详细复习计划的必要。那些对自身实力并不自信的新手,尤其应该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有重点有步骤地来增强优势、弥补弱项。即便是备考时间有限的在职人员,也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似的只靠临时抱佛脚,通过有针对性的练题和总结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个人曾见识过论坛里不少高手那有条不紊的复习安排以及在此基础上获得的巨大收益,所以也常督促一向随意的自己提前制定并严格实行相关的“培训”计划。谨以个人经验而论,公考新人们要完成“进阶”往往要经过全面了解、专项练习、重点突破以及战前演练等几个阶段。对所有考生来说,基础性复习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就如同我们在高中时初次接触新知识,必须集中精力全面熟悉公考的相关题型。一般来说,文科类专业对行测的数学部分及资料分析并不感冒,理工科专业则对文字类题目及申论大感头疼。而成为考霸需要的恰恰是“文理兼修”的功夫,所以在发挥各自强项优势的时候,弱项同样需要我们足够的重视,两者不可偏废。具体到第一轮全面复习时,就是要完整地了解各种题型并通过相当数量的真题训练来夯实功底。不但要知道各种类型题目的考查重点和出题常规,还要熟悉相关题型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平心而论,如今市面上众多公考培训班的辅导资料都编得不错,针对各类题型都有比较全面的介绍和方法总结,我们完全可以直接拿来充当入门教材。在对某一类题目的考查方向和解题思路有初步了解后,便当趁热打铁开展定量的专项练习来加深熟悉程度。以正在淡出命题人视线的数字推理题为例,复习时就应尽力了解所有可能涉及到的数列、倍积、幂次等知识,并借助书中的例题耐心识记有关的读题技巧和判定常识。对常考的多级做差数列、分项交叉数列、幂次数列、递推数列等产生初步印象后,可以主动收集尽可能多的往年公考数推真题及模拟题等,拿出数日的时间专门训练,直到真正理解和记住相关解题方法、再看到新的题目时不觉陌生为止。这一轮完全可以称为稳打基础的复习,应该是极为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但可以为之后应付多次实战提供比较坚实的能力依托。自己长久以来所倚仗的公考实力,多半就是来自于个人在2010年河南省考前的精心复习准备。
    在全面复习和专项训练告一段落后,就轮到针对自身实际进行有重点的特训提高了。这项工作的目标因人而异,你可以选择进一步加强强势题型,也可以埋头和弱势项目死磕,或者从整体上提高做题速度等。不管欲以哪一种作为重点,广泛接触有代表性的题目并时时注意总结应该是这一阶段复习的关键。或许用“以战养战”来形容并不十分贴切,但能从大批量的模拟练习中汲取实战经验和加深考试感受这点是确定无疑的。曾见到一些行测高手们为训练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先是拿行测整套真题进行成规模的练习,然后详细统计在各类题型上花费的时间及做题的正确率,甚至借助专门的统计软件来分析。通过这样比较得出相对的弱项题型后,再有针对性地开展题海训练和突破,力争在最后消除薄弱环节、于考场上亦能游刃有余。相比之下,自己在重点复习时对做题速度的训练并不十分重视,而是将精力放在了不太擅长的资料分析和数学运算上面。通过掐点练题和对错题的总结记忆,做资料分析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有较大提高,面对数学运算题时也不再着急慌神,而是列出算式耐心解答。不过,囿于解题的整体把握能力,个人在考场上从来没有做完过行测题目,每次写申论大作文时也因时间紧张而匆匆作结,下一步似应转而以提高答题速度为新的重心。实际上,在全面复习和重点突破这两个阶段做足功夫后,临考时的真题演练只能算作是战前热身吧。自己一向不赞成在考前几天找来多套真题练习的做法,而更愿意心平气和地翻看复习时所记下的解题技巧和总结出的错题本,静待其后考试来临。当然,以上主要是基于笔试科目的相关准备,面试的复习同样可以借鉴采用。另外,类似的复习计划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员,例如在职考公的大家就可以根据个人业余时间情况对相关步骤予以简化增减,总之一句话:不打无准备之仗!
    2、关于常识判断
    常识题应该是行测所有题目类型中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一种了,因为涉及的几乎都是平时积累的知识点,临场取巧显然不大可能。另外,尽管个人没有特意复习准备过公共基础知识,却听说常识题就像是公基的迷你版本,许多地市的事业单位招考都偏重于对公基的考查。应付这两种题目,估计只能采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最笨方法了。从近年来国考及地方省考的题目来看,常识涉及的范围异常宽泛,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科技、行政管理、法律以及公文写作等自然与社会科学领域,而不同时期、地域、级别的公考所考常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仅就个人接触过的几次考试而言,河南省考一度偏重于考查法律知识,河北省考常考省内国内时事,湖北省考爱问本省省情,国考则更喜欢着眼于国家行政政策等大的方面出题。正是因为考查范围难测,考生经常会被看似简单的常识题目打个措手不及,记得前年参加湖北省考时曾被问及长江的上中下游分界城市,当时自己咬牙切齿了好一会儿。不过,随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省市参加联考,关于省内时事及省情的试题基本消失了,常识的考查范围集中在国内外时事、国情民情、历史事件、人文科技知识、具体法律规定等几大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关题目可以轻松拿下,去年9.18多省联考时常识题的难度就让人叫苦不迭,在考场上看着许多题目的选项都是似是而非。怎么说呢,类似国情、历史、人文科技等常识更多地要靠日常的知识积累和涉猎范围,时事、行政、法律及公文等知识则可以通过突击复习来熟悉和加深印象。如果你是一个公考新手,那就老老实实地先从手头可以见到的常识汇总资料开始啃起吧。依照个人的复习经验,与大学以前接触到的人文、历史、科技、自然等知识相比,行政管理、经济、法律和公文写作等是一般人会感到陌生的领域,而这些相对专业的知识都可以通过有效的自学手段来快速掌握。简单来说,就是集中注意力阅读理解那些繁冗的知识点,然后用大量的真题练习来加深印象辅助记忆。实际上,越是显得专业的知识领域,命题人的出题范围相对就越窄,经过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后,我们可以清楚地觉出常考的重点甚至命题的规律。以法律常识为例,各类法条看上去让人眼花缭乱,但细算下来“值得”考的方面并没有多少。如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条件、流程等,设立行政许可的含义及规范性文件等,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年龄规定等,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判定等等,都是公考常识经常涉及的考点。当然,这里并不是要鼓吹押重点的方法,只不过是练题手熟之后能总结出一些细小的试题规律罢了。对于那些文史科技常识及时事等,除了广泛涉猎和多加了解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偷懒”技巧。从大处说,不要单纯地为了公考而去死记硬背,复习常识的同时也是增进个人知识积累的良机,或许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性格和气质也说不定。培根即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类题目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强项,虽然在这上面投入的精力相对最少。从初中开始,个人就对语言文字比较敏感,高考语文甚至考出了139的高分。但类似英语的阅读理解,真正说到快速解题的窍门,更多地要归诸熟练之后产生的语感吧。当然,这并不是说理工类考生面对这种题目时只能听天由命,细究起来,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其实就是中学语文所考几类题目的杂糅,自然也可以通过不断的识记和辨析加以应对。一般来说,选词填空和段落句子理解是公考言语题的主要类型,近来国考中开始出现语句顺序排列题目,部分省考还曾涉及病句和歧义判定题。词语和病句题是高中语文课上曾学过的,要拿下它们只能借助于类似应付常识题那样的积累。拿病句来说,不外乎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或多余、语序不当、逻辑矛盾以及用词不当等几大类,歧义辨析题也主要是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音歧义三类。广泛接触相对应的例句后,就能产生一定的答题印象,在考场上遇到类似题目选项时进行分类辨别。选词填空基本上是在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考查方向集中在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义轻重、搭配范围、强调重点等方面。真正算来,公考言语题爱考的词语绝大部分都是日常书面语中容易引起混淆或误用的词组,必须事先对相关词语各自的含义和用法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同时对照题干中上下文的句意来选择最合适的选项。尤其是涉及到成语选用的部分,除了时常温习老祖先留下来的文字、尽力拓展知识面以外并无良策。当然,如果你矢志吃透词汇这一部分或者想从更基础的地方开始打下根底,那么找来高三语文复习时所用的相关资料从头看起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选择。句子理解和排序题相对要简单一些,前者着重考查一段文字的主题或者符合原文的说法,后者则主要检验考生对语句间逻辑关系的掌握程度。对照各地考题不难发现,句子理解题正越来越倾向于大力增加题干段落的字数,阅读所给文字时应该具有较快的速度和找准重点词句的能力,快速准确地提取到与全文主旨相关的信息点,并对照选项进行确定和排除。句子排序题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题型,只要对句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以及上下句所包含的关联词多加注意,就不难按照正常逻辑顺序迅速理出各句子应在的位置。保险起见,确定选项后可以按照所列的句子顺序回头通读一遍,以检验是否存在明显的逻辑不通状况。总之,言语理解与表达亦非短期内可以迅速提高的题型,复习时间充足的话,不妨从扩大词汇面、修习快速阅读技巧、大量做题培养语感等方面入手稳扎稳打。
    4、关于数量关系
    自考公以来数量关系就是个人名副其实的弱项,此后虽经多次训练,到了考场上仍属于瞎蒙频率最高的题型。除去因心怯和不熟练而将这部分放在最后做导致解题时间不足外,对数学运算的不敏感是我上小学以来就一直存在的硬伤。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便母亲是中学数学教师,天生喜欢文史的自己还是不擅长应付数字和计算。不过,既然选择了接受公考的试炼,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硬着头皮上阵了。先说数字推理,它与图形推理应该算是行测中比较独特的题型了。初见时曾是一头雾水,仔细翻看了数推涉及的数列知识和推定技巧后,感觉其并非难以下手的硬骨头。自己练数推时曾找来各省市及国考往年真题进行分析总结,遇到比较特殊的题目就将数列规律死记下来备用。其实整理历年行测真题的数推部分不难发现,所考到的数列类型相对固定,如多级数列(邻项做差、做商、做和、做积等)、多种数列(交叉、分组等)、分数数列、幂次(修正)数列以及最常考的递推数列等。针对每一种数列都有比较成熟的判定方法,我们要做的就是熟记并试着借助例题真题来掌握应用。以递推数列常用到的整体趋势法为例,首先根据数列中数字的整体变化趋势初步判断出递推的具体形式:如果整体递增,就按和(增长较缓)——方(增长疾速)——积(增长较快)——增倍(积、方、和都失效)的技巧去判定,如果数列整体递减,就按差­——商——减倍的顺序去验证,然后进一步做试探,分析各项存在的误差,最终确定“修正项”,并完成验算。貌似从2011年国考开始,数推开始慢慢从行测的舞台上淡出,这也算是众多考生的福音吧。
    数学运算对自己来说是老大难问题,参加过的6次正式公考,数算从未做完过,发挥最好的一次是亲手解出了15道题目中的10道。因为数算涉及方程、不等式、数列、周期、概率、几何等众多知识以及行程、工程、计数、排列组合、利润盈亏等实际问题,命题难度上具有较大的伸缩性,许多文科类考生都选择了消极应战和准备,这实际上并不可取。数算的分值一向较高,若想使行测达到很高的分数以减少申论得分不确定性的影响,就必须打起精神深入去了解相关题目解法(如常考的工程计算、行程相遇、打折销售、排列组合、过河问题等),并掌握一定的速算及典型解题技巧。虽然数算涉及的题目类型众多,但综合真题来看还是有迹可循的。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许多辅导资料和行测高手们已经针对数算的各类题型总结出了比较成熟的解法技巧,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自学这些方法、牢记相关公式例题等,力争在考场上冷静应对类似的题目。据个人经验,数算各题的难度有所不同,有些题目相对简单,可以直接用选项代入排除、数字有关特性、枚举构造、极端假设、估算范围等取巧的方法来处理。那些较复杂的行程、工程、周期、比例、概率等问题,就得老老实实地理清思路,按照固有的解题方法去求解,如常用到的列方程与不等式、设“1”思想、十字交叉法、文氏图示意等方法。在这看似繁杂的计算领域里,“熟能生巧”也是相当适用并且行之有效的。如果你决意不轻易放弃数学运算题,那就耐心地用各种类型的真题来训练自己的大脑吧,期间会接触到许多解题思路及公式技巧等,那不过是对你记忆力的小小考验。牢记相关例题和解法之后,你还可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一旦拿下了数学运算这个号称行测最难攻的山头,不但能极大地提升个人在笔试考场上的信心,对应付如出一辙的资料分析题也会有不小的益处。
    5、关于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题同言语理解题一道,构成了行测中题量和分值最大的两部分。而前者包含的小题型更为多杂(一般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类),并且常出现有相当难度的题目,所以不容忽视。图形推理对多数公考新人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题型,初见之下可能有些摸不着头脑,多接触几次后便能多多少少悟出一些门道了。已经懒得去查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几何图形到底要测试考生的哪方面能力了,要应付它,还是要老老实实地从头打基础。仅就这方面来说,某些培训班的复习资料还是值得称道的。它们往往将图形推理涉及的规律详细归类,如数量、位置、样式、复合等各类变化,并总结出了比较成熟的解题思路和规律方法,公考新手们不妨以之为入门教材仔细研读,之后辅以足量的真题练习来加深印象。一向对图形不敏感的自己在熟悉相关看图方法后,主要采取的是“亡羊补牢”法。即充分多地接触各种真题,然后留意那些一眼看上去没有头绪或者思路有误的题目,加以总结和深刻记忆。这该算是比较笨的复习方法吧,遇到见过的或者类似的题目往往极为顺手,遇上新的或者复杂的规律就难以应付了,去年“9.17”联考的图推题就差点让自己抓狂。类比推理与图形推理如出一辙,都是要依照给定的规律来挑选最相符的一项。相比之下类比推理涉及的规律相对固定,前后词语间的逻辑关系也就并列、包容、属种、充分必要、因果、矛盾等几种,所以相对容易判别。定义判断的难度其实也很一般,就是给定限制条件让你判断选项是否相符。此处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应严格抠题干定义的字眼来对照选项,而不是凭借既有的主观意识或者似是而非的生活常识。必要时可以将题干的定义句划分句子结构,将那些重要的限定词一一标出,然后逐个选项进行排除来确定正确答案。对个人而言,逻辑判断是比较棘手的题型,很容易就陷入云里雾里莫衷一是。那些“支持型”、“削弱型”、“反驳型”等题目还算是有迹可循,不少前辈高手的经验告诉我们:可以将选项代入来验证和比较,注意区分不同选项的影响程度。类似“真假话推定”等纯推演类题目无疑是最令人挠头的,虽然常见到相关逻辑常识和定律的介绍,真正到了实战运用时还是有些不得要领。要走出这种困境,估计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定下心来系统地学习一些逻辑学知识,掌握相关推理定律、符号、图示等,再经由一定量的配套真题练习来加深印象;二是仍从选项出发,逐个代入题干进行验证。这相对会比较耗时,却是新手们“不得已而为之”的可选方案。退一步说,如果在考场上真遇到某些难以推定的难题,也只有断然跳过求诸老天了。总之,判断推理题目量大分重,称之为行测得分的主要支撑绝不过分,要想在历次公考中取得稳定并且较高的成绩,这一部分在复习时必须作为重中之重。
    6、关于资料分析
    同言语理解题一样,资料分析题在快速阅读、准确理解句意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还涉及一些基础的数学计算。但凡是考公老手们都知道,资料分析题分值较大,并且题目难度一般,应属于那种优先解答并且不能放弃的题型。依个人的习惯,考场上每次都是将资料分析放在数学运算题目之前做,抱定了即使放弃数学部分也要做好资料分析的念头。虽然同申论一样都是给定大段的材料,但做资料分析时却无须详细通读所给资料,里面更多的是一些死板的数字数据或者表格图形等。自己一般是大略看一眼给定资料,知道说的什么话题,然后便直奔资料后面的题目,根据题干所求或所问回到资料中查找相关的语句或者表项。这一方面是为了省下时间用于可能遇到的复杂计算,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对整个材料产生太深印象而对审视具体题目有所干扰。真正说起来,应付资料分析题并无多少捷径或者经验可谈,只是一些从实战中悟出的小细节吧。其一,必须看准题干和选项中的定、状语等修饰词。因为题目一般都会涉及具体年份、国家、行业、比率等,在做数据比较和计算时一定要找准相应的语句和数字,有些干扰的选项常常是张冠李戴或者以偏概全。记得有次自己在考场上计算产量差额时,得出的数字与任一选项都不符,回头再审题才发现把所求的具体年份看错了,耽搁了许多工夫。其二,一旦定准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无须验证其它选项,这主要是针对那些依据资料判断正误或者推断结论的题目。有些考友为稳妥起见宁可将四个选项都验证一遍,这其实并不足取。资料分析题给定的参考时限其实是很短的,我们要省下一切可以节省的时间来投入其它更难的题型。只要确定了符合题干的选项,就义无返顾地往下一题走吧。其三,注意在考场上利用一些小技巧,如估算法、直尺量角器等的运用等。资料分析所涉及的数学运算主要是加减乘除,几无难度,但为省时起见,还是要活用一些数算方法。如在做商时将分子分母化为相对简单的整数,直接用直尺测出柱状图上的长度或用量角器量出饼状图上的角度进行计算等。在这里捎带提一下申论的小题吧,严格说来也属于资料分析的范畴,只不过更偏重于对语言文字的考查。自己采取的仍是先看题目再回文中圈定相关语句的作法,在依照材料进行表现或原因归纳时注意语言的简练和总结的全面。近年来,联考或国考开始在申论中引入应用文写作的题型,这要求我们在平时复习时留意一下编者按、通告、宣传提纲等相关文体的结构格式,省得到了考场上再为是否应该写标题和落款日期等举棋不定。一句话,无论是应付资料分析还是申论材料理解,“快”与“准”都是取得高分的不二法门。日常备考努力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必须着重锻炼自己的眼神和头脑反应速度。
    7、关于申论  
    虽然所参与的历次公考,申论得分都在中等偏上,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是个中高手。真正的大牛们,正如论坛申论版的众位考友,在日常复习时注意多练多总结,从社会热点到字体笔迹,从文体格式到推敲词句,那是名副其实的“笔耕不辍”。相比之下,个人显得较为懒散,准备申论时更多地是“投机取巧”,平心而论并不值得盲目效仿和学习。具体来说,其一,重思维训练轻实际写作。这该是应付高考语文养成的习惯吧,先将各种答题思路、写作结构、遣词用句等烂熟于心,然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进行冥想训练。尤其是看到国内时事新闻或者亲身经历某些社会现象,有意识地以之训练自己的思路、按照申论相关写作要求打一遍腹稿。例如,看到赵本山赴外国演出的新闻,脑中第一反应就是“文化软实力”的话题。然后假设自己是专业评论员,那么首先我要大力宣讲文化于国于民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其次,结合已知的相关知识往大里说,概括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手段,如挖掘传统文化、借鉴外来文化、创新文化增长点、鼓励优秀文化项目走出国门等。再次,适当地点出问题,针对现实中出现的一些不好方面如文化产业的过度商业化等提出自己的判断和对策。这其实就是刻意锻炼“构思”的工夫,就像古人画竹时必先胸有成竹方始下笔。答题的框架迅速在脑中打好了,真到了实际写作时注意选好结构按部就班、再在文字语句上稍加发挥即可。说实话,考公以来自己并未完整地练过一篇申论真题,但在考场上面对各类社会话题时都能尽快地确定解题思路和写作结构,这该是与平时养成的上述“空想”习惯分不开的。当然,像这样忽视实际写作也导致个人在答题时常有“眼熟手生”之感,尤其写字速度一直没能上去,往往是考试结束前两分钟还在奋笔疾书。可见,在动脑之外,平时的动手练笔还是有很大必要的。其二,重结构文采轻语言套路。对于难以捉摸的申论大作文,详细翻看了政论、策论、评论等各类范文以及“万能八条”的各种实际运用实例,同时虑及自身在机关公文材料写作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经验,我重拾了高中那些常用的议论文写法,如用叙述引出现象、分析现象成因、详加论述口号的意义、具体列举可行性对策等,间或加入一些令人看了就撇嘴的公文用语或者大话套话。虽然没有刻意模仿训练过公文材料的写法,自己对行文的结构以及关键地方的语句修饰等还是给予了充分重视。依据申论材料展开写作时,首先是确定所考查的主题,并据此构思题目,有时甚至是写完了正文再回头拟定题目。尽量避免使用那些鼓动性口号文字直接作为题目,如“大力加强***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等,更多地采用相对有说服力的论断性文字,如“***是实现***的重要途径(基础)”、“**工作应以**为重点”。其次,根据拟采用的申论文体来确定文章的结构。几次公考下来,发现自己越来越习惯于采用政论的写法,即引出问题——评析问题——稍加对策的结构。评析问题时注意深入论证现象背后的多种原因或者实施某项工作的必要性,详列成条目分段,在其后的对策部分则对应先前这些条目来写。个人的写作习惯,是将评析作为全文的重点不吝笔墨,对策只作为次要部分稍加展开,尤其注意首尾、各段中心句的修饰以及文中前后段落的衔接和照应。至于正文,毕竟考场作文通篇过于追究遣词用句是不现实的,自己主要在首尾两段以及文中各段重点语句上花费心思,其它部分基本是泛泛而谈一笔带过。尤其在首尾部分不吝笔墨,采用一些排比、反问、暗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或者切合主题的名言名句,来对全文做一些引申和提升。据个人感觉,除了个别材料高手写就的样板文字,如今申论判卷老师们对那些一本正经的官样文章并不十分感冒,所以申论大作文也不妨试试“剑走偏锋”,在借鉴那些申论范文的同时摸索着加入个人的特色。
    8、关于面试准备
    相对笔试而言,面试堪称自己的弱项,所参加过的三次公考面试全部折戟,还是考前准备不足加上临场发挥有差吧。实话实说,个人属于偏内向的性格,平时喜好文墨但言语不多,上学时也没有多少当干部或者演讲辩论的经历,所以只能勉为其难从头起步进行准备。首先,详细了解面试流程、注意事项及相关题型等。这就得感谢万能的QZZN论坛和众多热心的考友们了。对自己这种连求职面试都没有经历过的菜鸟来说,论坛里的各类面试经验帖不啻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好教材。记得第一次参加河南省考面试前,个人泡在论坛里数日,挑选了几十个关于面试的总结帖子,汇总里面的内容做成word文档打印了出来。从考场布置到测评表格,从详细流程到注意事项,从穿着礼仪到用词规范,从题型归纳到考生须知,从答题套路到常用名言,从临场经历到经验教训,用面面俱到来形容丝毫都不过分,与各个公考辅导班所用的讲义比起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心的考友们也不妨在咱们论坛里多淘淘金,切莫“入宝山而空回”。那些前辈高手们的经验感悟帖不仅是面试入门的必读课程,还能帮你在临场时少走一些弯路和误区。其次,刻意训练自己的反应速度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考官面对面地交流,再加上未知的题目,脑子反应慢了可不行。虽然一般会给考生思考的时间,但据以往面试高手们的经验来看,思考时间还是尽量短些的好。论坛里以及网络上有许多针对面试几大题型的套路模板,在加以详细熟悉后应以之为基础训练自身习惯特定的思维方式。以组织活动、协调关系等题目为例,一般都有固定的程式和细小的注意事项,我们在老老实实运用条条框框的同时不妨加入一些个人的思维亮点,如在组织活动时点到经费问题、用短信通知与会人员每日的日程安排等。平时练习时,除了往年各省市的真题,也可以就身边的一些小事来锻炼自己的思路。如上下班时间我老家所在县城的公交车上老年人特别多,让上班族们怨声一片。如果让你处理这个问题,第一肯定是分析成因。由于县政府将老年人乘公交免费作为“为民要办的实事”之一,客观上造成老年人出行普遍选择坐公交,再加上上下班高峰期正好是幼儿园的上下学时间,往往出现老年人接送孩子的状况,这就造成公交车经常停站晚点并且拥挤不堪,所以才令上班族们有所不满。第二是就事论事提一些可行性对策,如上下班时间增派公交车或开行老年专车、募集志愿者帮助老年人上下车、呼吁老年人自觉避开上下班高峰期甚至改动刷卡系统使老年卡在上下班时间暂时失效等。最后再升华一下,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政府作出每项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及时做好反馈和善后工作,处理类似问题时要兼顾各方人员的感受、促进社会团结和谐等等。再次,逼着自己适应面试场,逐步消除到时可能滋生的紧张情绪。记得第一次参加河南面试时已近中秋,个人却在面试考场上汗流浃背,答题时也是期期艾艾紧张得一塌糊涂,恨不得把答案都写在纸上然后照着念。下来后也因此很有些看不起自己:这小小一次面试甚至比当年参加高考还紧张!随后,我开始针对自己表达交流能力欠缺的症结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训练。如在喧闹的街道上或者安静的房间里高声说话、对着家里的换衣镜检视个人说话时的神态口型、练习真题时用mp3录音查找不良言语习惯、找在机关工作的熟人进行模拟训练等。平时备考也注意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绝不承担额外的压力。公考再热门也不过是一次求职的机会罢了,轻易不带着“破釜沉舟”或者“背水一战”的念头上考场。之后参加的几次面试,撇开临场发挥不论,个人的紧张情绪基本消失,即便对个别题目感到陌生,也能东拉西扯慢慢谈来,不再急着逃出面试场了。其实,一旦经过数次实战历练,自身对于公考面试及备考就会有安之若素或者说日渐清晰的感受,这很大程度上也算是“习惯成自然”吧。
    9、关于专业加试
    专业加试是公考中个别职位的额外要求,自己“有幸”参与了两次,结果是“悲喜两重天”。2010年河南省考省委统战部职位专业加试,个人得分80+,差点帮助笔试倒数的自己翻盘成功;2011年国考中央党校职位专业加试,个人得分只有可怜的65+,间接导致自己的笔试优势丧失殆尽。可以说,专业加试同面试一样属于左右总成绩的不确定因素,必须施以充分准备才能将之转化为稳定的优势。仅就个人接触过的专业加试而论,一个是省统战部文秘岗,一个是中央党校科研岗,考的内容都是领导文稿写作。前者是给出几份地市开展**活动的汇报和总结材料,不日统战系统将要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假如统战部副部长要出席大会,请你帮其起草讲话稿。后者直接说中央党校要召开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动员会。会议主讲人是中央党校副校长,全校教职工参加。请你为其起草一篇讲话稿。自己之前并没有过写机关材料的任何经验,上大学以后连看报纸的习惯也渐渐淡忘了,所以对于领导文稿那是相当陌生。领导文稿写作是一门愈来愈显高深的学问,进入公务员队伍之后也会经常用到,但正如诗歌领域的那句老话“风月已为前人吟遍”,面对长期以来机关内的文山会海,诸多厉害的笔杆子前辈们在无形中已经将本来平常的写材料事业抬到了全新的高度。领导文稿不再单单是类似建国前后我党干部们面向基层面向大众的即兴讲话,正成为一项严肃的机关政治任务。据一位在河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文案工作的师兄透露,其实现今的机关里自上而下从事材料写作的专业人员都相对缺乏。要写出让领导满意、同志们赞同、受众听了不感到腻歪的文字材料实非易事。
    对我们这些尚站在公务员队伍门外的新手而言,系统学习领导文稿写作不仅是应付公考的需要,对进入机关以后的日常工作亦是大有裨益的。自己最开始比较鄙视这种限制过多、难免套话的“八股文”,但既然选择了这门职业,也只有尽力去适应它或者努力发挥个人的文字特长使机关文风作出一些改变。具体说到考前准备,首先肯定是详细了解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等。我特意网购了一本讲述领导文稿写作的书,仔细翻看了一遍,对公文材料书写的基本要求和结构格式有了一定的印象,其后便潜心观摩书中所列的优秀范文,自己体会其中透出的政治方向、理论分析、对策展望等信息。做足这些基本功后,因为所学政治学专业的缘故,我还自己作主挑选了一些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讲话和文字著作来做进一步揣摩,主要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所作的讲话或调查报告等。这些所谓大部头著作不应只被陈列在书架上展览,细看的话确实是有很深的理论造诣和思辨水平在里面,并且遣词用句相对平民化、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不像而今某些领导讲话那样千篇一律口号震天。此外,有条件的话不妨向周围那些有过机关文字工作经验的人们求教。他们对写材料肯定有许多个人的心得和体会,能手把手交给新手们注意事项和行文用句的话自然最好不过。如果实在不愿接触太深的理论,也可以采取“比葫芦画瓢”的作法,找来一些党报党刊等,多熟悉上面文章的结构文风,考试时依据题意往既定的框框里填内容就行。最后,提一些个人应考的心得吧。在准备专业加试时,有必要提前熟悉一下所报单位及职位的概况、职责、发展历史和涉及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等,在考场写作时有意识地将其融入其中,既表现了个人的学识,也是对报考单位的尊重,也就是所谓的亮点吧。例如自己在河南省委统战部加试时,就在文章中有意无意地提了不少关于统一战线和政党、民族、宗教等方面的专业术语,估计赚得了判卷人员的不少印象分。以上只是针对文秘岗加试的一般性分析,自己尚在进一步摸索和体会之中。
  (二)考场内外
    1、关于证件材料
    对公考来说,证件材料等如同考试所用文具一样必不可少,本不值得单列出来谈,但根据个人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还是觉得应着重强调一下。首先是考试所用证件,如身份证、准考证、面试通知书等。每次看到有人在论坛上询问准考证如何补办或忘记准考证号等,我都摇摇头真想问他一句:“同志,你真的是来考试的吗?”既然选择了加入公考大军,就应该从思想上充分重视起来。自己虽然也常丢三落四,但对公考相关证件绝对是重点保管。每次公考准考证打印时便多打两三份,同时将准考证打印那个网页存下来备用,之后查询考场或成绩时可以直接从电脑里调出准考证,万一纸质准考证丢失也可重打一份出来。身份证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考前丢失的话只能说你太倒霉了。我常遇到的情况是监考人员总觉得身份证上照片与本人不像,然后查来问去,一些考友甚至因为查验身份证影响了考试的发挥。身份证一用十年,谁能保证人的面相、样貌、胖瘦能一成不变呢?只要问心无愧,大可不必因此过于在意,还是要配合监考人员的工作,同时保持好个人的考试心态。其次是学位学历证、基层工作经历证明、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等常用证明材料,我们应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往多里想绝无坏处。如学位学历证书等,自己提前复印了好几份放着,还抽空去做了学历和学位认证,省得资格审查时招考单位临时起意要学历认证报告看。至于同意报考证明,因为现在私企,与老板关系又不错,便直接打印了好几份出来都盖上了公司的公章,省得到用时方恨少,还得再折腾。基层工作经历证明相对重要,自己离职已久,又身在异地,回一趟之前的工作单位殊为不易,也是说了好话,让之前的领导多开了几份证明。有些报考单位的要求相对严格,看了私企的工作经历证明后并不放心,有可能会向你要工作合同。这次湖北省考便是如此,自己翻箱倒柜总算是找到了当初的合同,看来以后也得将其列入证明材料的备用范围了。再次,是一些相对次要的证明,如党员证明、待业证明等,有条件的话也要准备。党员证明一般是在所在党支部盖章,并不需要许多手续。曾见到一位考友从档案里将入党志愿书等拿出来替代党员证明,这就有些过于认真了。2011年国考时自己曾开过待业证明,需要去档案所在部门盖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办。一般来说,人才中心和社区街道等地并不能准确了解你的就业情况,他们也不太情愿给你出具待业(未就业)证明。个人当时的情况更为复杂,属于毕业时办理了缓派,将档案留在了学校,而学校对学生毕业后的从业状况也是一无所知,仅凭空白的就业协议书无法确定你是否就业,所以起初并不同意盖章,无奈之下自己只有动用了原来辅导员的关系才勉强把这事搞定了。貌似毕业时将档案转回省内的人才中心当日就可以起计工龄,这却是后知后觉了,让将档案留在学校近两年的个人后悔不已。最后再强调一下,所有这些可能用到的证件材料等要尽量提前准备好,遇到紧急情况也不至于手足无措。如此次湖北省考,自己所报单位打电话过来通知面试确认已经是6月5日下午,要求6月6日上午到单位资格审查。幸亏个人早有准备,带齐之前备好的证件材料连夜坐车从北京赶到了武汉。
    2、关于衣食住行
    对于经常在外考试的考友而言,后勤保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那些需要远赴异乡赶考的同志们,必须尽力安排好自己考试期间的衣食住行。如果因考试题目难度太大而名落孙山,那是个人力所不逮、回头继续努力就好;如果因应考期间的生活起居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临场发挥,那就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了。自己2010年湖北省考时曾因为缺乏经验而造成了一系列安排失误,直接影响到当年的笔试发挥,最后无缘面试。之后的数次公考,有此前车之鉴,个人对赶考时的衣食住行给予了足够重视,没有再发生过类似问题。总体来看,能在家门口的考点参加考试的幸运儿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考友都会面临前往陌生地域的境况,此时就必须提前打点好个人的行程,并准备应付所有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从购买车票到预订住处,从熟悉考场到考点用餐,从所带衣物到随身钱财,从行车路线到天气变化,诸如此类,其实都需要预先做好计划、精心准备。那种“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侥幸心理并不可取,出门考试本就是一项累人的差事,若是因安排不当或客观原因产生意料之外的麻烦,费钱费力倒在其次,万一波及到个人应考时的身心状态就得不偿失了。
    下面分项来唠叨吧:1、衣。天气变化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一些相对体弱的女生。出外考试时一定要关注一下所到地市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并准备好用来增添或替换的衣物。印象中夏天坐火车到了晚上车厢内的空调一般会显得特别凉,注意加衣防感冒。考试期间遇到突然的天气变化,也要及时增减衣物应对。记得过去两年的河南省考当天都是下雨,让穿着裙子去考试的女生们着实“美丽冻人”了一把。2、食。如果是去外地考试,当地的饮食习惯与家里势必有所差异,在街上饭店用餐又不可避免,这就更需要个人加以注意。尤其是考试前夕和当日,应尽量避免食用那些辛辣、冰冷、过咸、油腻、易变质的食物。早餐应尽量趋于清淡,少吃油条、咸汤等,必要时可以用一些甜食代替,自己在考试当天早上一般是吃的牛奶鸡蛋加甜面包等。此外,随身带上健胃消食片和氟哌酸胶囊等常用药品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那些肠胃不好的同志。自己在上下午考试前一般会吃几片黄连素以防万一,毕竟考试中途申请上洗手间是较为困难的。还有,考试期间尽量不要饮酒,除非你是“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转世。曾见过有同学为了考前朋友聚会喝得昏天黑地,第二天的考场发挥可想而知,要记住你主要是去考试的,不是学梁山好汉聚义吃肉喝酒讲哥们义气的,有些社交活动完全可以等考完试再好好放松。3、住。考前一两天的作息会直接影响到考试当天的精神状态,所以对住地的选择马虎不得。一般来说,考试期间考点附近的小旅馆等都会大幅涨价,其内部条件着实令人不敢恭维。有便利条件的考友们不妨提前联系考点附近的亲戚朋友等或通过网络预订房间,非到万不得已不要等考试前一天才去满大街地找住处。另外,部分同志会遇到合住甚至混住的情况,不要得意忘形或充冤大头,出门在外还是要看管好自己的财物、注意安全。除了内部条件、安全性等因素,住地与考点的距离也应纳入考虑的范围。国内多数大中城市的交通状况都不令人放心,虽然公考常选在周末进行,堵车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若是在赶往考场的路上耽搁时间过长,势必会耽误正式考试时间或滋生紧张情绪而影响临场发挥。4、行。老人们常说,出门在外记得带上钱袋子和一张嘴就足够了。话虽有理,有时还是会显得无力。为保险起见,自己每次出行时总是提前买好火车票甚至返程票,然后从百度地图上事先查好从火车站到考点以及住地的公交换乘方案及考点、住地附近的概况等。后来也曾发现实地情况与地图上标识的偶有误差,如公交车停靠的站点位置及线路沿途所过车站等,这时就只能依靠辛勤地问路来查缺补漏了。在陌生的考点,最好还是提前去熟悉一下环境,找到所在的考场位置及中午就餐场所等。自己此次湖北省考时提前一天在考点学校内转了一圈,考试当天一路顺利,中午直接在学生食堂就餐,之后大摇大摆地走进学校图书馆自习室休息了一会儿。记得有坛友跨省区赶考,直接买的考试前天晚上的火车卧铺,直接将火车当做了旅馆,清晨到了考点所在地市再乘车去考试,这也算是将住与行结合的不错的权宜之计吧。
    3、关于笔试临场
    每次公考笔试都是一场不逊于高考的大型战役,保持临场心态的平稳极为重要。无论在考前或考中发生多么不如意的状况,都要把持好心神。曾经有考友因为被监考老师多次比对身份证或眼见其他人早早做完题目而扰乱了心境,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做题效率。去年河南省考时,因为突发意外状况,上午8点56分我才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考点。望着空无一人的校园和蒙蒙的细雨,自己深吸了一口气,以最快速度爬楼冲进考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便抓起桌上的试卷开始做题了。虽然迟到了片刻,却丝毫没有影响个人的发挥。下午考申论时因为写字速度慢,监考人员说只剩最后两分钟时大作文还差100多字才够1000字的硬性字数要求。自己并未慌乱,而是一边回忆着上几次考试时用过的万能结尾句子,一边奋笔疾书,终于在交卷时凑够了字数。那次行测取得了70+的分数,申论得分也接近70,最后笔试总成绩甚至排进了全省前30名。至于行测的做题顺序,一直以来都是考生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这应该是因人而异吧,需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以文科细胞相对出众的自己为例,一直都是按照试卷顺序先做文字类题目,遇到数量关系题便直接跳过,着手解决后面的资料分析题,最后再转头看数学部分。事实证明,这是比较适宜自身实际的做题习惯,做文字题省出的时间正好可以用来攻相对耗时的资料分析和数学运算题。如果时间不足,便果断放弃被排在最后的数学运算题,这部分也正是自己把握最小的题型。当然,这样的做题顺序也有失误的时候。去年河南省考时常识判断和图形推理不是一般的难,自己在其中几道难题上面耗费了许多时间仍无头绪,没想到最后做的数学部分相对容易,剩余时间却不够了。今年湖北省考时,数学运算题也相对容易,自己又是在其它题上浪费了时间,无暇再顾,最后只能瞎蒙了一些答案,徒叹奈何。综合个人这几次公考行测经历,虽然自拟的做题顺序还算差强人意,却也暴露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练题的数量及速度都存在较大不足,从未能做完过行测试卷,更别提回头检查核对答案了。论坛里不少行测高手都能提前做完试题,并且得分在75分以上,国考行测亦不例外。看来一向不愿下苦功的个人与之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仍需要加强日常训练与实战总结。
    关于申论大作文的临场发挥,仅就个人的两次应试实例作个小结吧。前后在考场上写过6篇作文,就申论总分来推测各次大作文的得分都在中等以上。这里只选取2011国考及2012湖北省考具体说明下,希望能给考友们一些参考借鉴。2011国考申论大作文是关于黄河精神,平时极少关注新闻评论的自己看到这个主题后倒吸了一口冷气,定了定神开始仔细审读作文要求、考虑应采用的文体结构。看到通篇材料都是从黄河历史出发极力强调“黄河精神”的积极意义,个人断定这主要是考查考生能否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对黄河精神进行总结理解,而非仅限于分析水土治理、环境保护等表面文章。作此认定后,自己果断摒弃了传统申论常用的对策部分,而是将行文的重点部分放在了总结确定黄河精神的内涵及现阶段弘扬黄河精神的必要性上面。开头结尾不外乎引入主题与展望未来的常用词句,个人在确定黄河精神应包含的基本要素及其现实意义时进行了反复思考,最终将黄河精神划定为奉献、创新、爱国心凝聚力三方面并针对这三点分别论述其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于是,正文部分主要由6段组成,个人在确定各段中心句时也下了一番工夫。正文快要完结时,回头快速浏览了下所写的内容,决定采用“黄河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作为文章标题。类似的政论文其实并不好发挥,自己便引入了不少时事理论政策等对文章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同时对上下文衔接、前后呼应、升华主题给予了足够重视。这是自己第一次面对国考申论,最终得分57.5,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此次湖北省考申论作文相对直白,给定的是动物保护话题。初看上去觉得耳熟能详,动起笔来却觉得无从下手、难以出彩。思索一阵后,自己决定以不变应万变,依旧采取“政论为主,稍加对策”的个人既定写作套路。首先是拟定了一个“时尚”的标题:“人文关怀的阳光也应恩泽动物——有感于活取熊胆事件”。开头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从古至今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还不忘加上这样一句作为烘托:“央视的金牌栏目《动物世界》顺时应势改成了《人与自然》,动物之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之后笔锋急转而下,开始指斥当今人们对动物漠视、伤害的种种表现,与极力争取、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是依据文中材料分析总结动物保护的必要性:不仅是共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因为自己对动物保护话题了解不多,在拟定好各段关键巨厚,为稳妥和省事起见,便大量地借用材料中的论断,间或加入一些个人的分析评论。勉强凑了700多字后,开始拾起传统策论与“万能八条”的老套路,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动物保护工作提了几条对策,主要涉及政府(立法、监管)、个人(重视、自觉)、社会(舆论、宣传、氛围)等方面。最后引用名人名言指出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捎带强调呼应下题目便匆匆作结。最后申论得了70+,还是颇有些出人意料的。作为名副其实的“草根”和“懒汉”,虽然自己对时事热点、写作练习并不重视,却总能取得不错的申论成绩,这应该归诸“取巧”和运气罢。
    4、关于面试发挥
    尽管已经历过数次面试现场,自己却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菜鸟,往往在面试过后黯然结束当次公考历程。失败的教训多了,也悄然汇集成了门道,已经习惯“亡羊补牢”的个人虽然清楚地明白自身的不足,一定的针对性训练后还是难以在面试场上做到侃侃而谈、神态自若,归根结底还是实力和历练不够吧。面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面试高手时,自己的口才和气场更是相形见绌。这里只依据个人体会谈些细节问题吧:第一是时间观念。招考单位一般对面试时间都卡得比较严,会通知考生提前到候考室查验证件、抽签等候等,如果因为迟到而取消面试资格,那可真是莫大的遗憾了,自己2011国考面试时就曾见过两位踩点进入候考室的考生被单位工作人员数落。面试中更要把握好时间分配,一般是4道题20分钟。面试新手们一般会犯两种错误:一是因为紧张几分钟说完就逃离考场,一是将一半甚至更多时间花在打稿上,然后基本照着念。每道题目前的思考时间其实只是供你梳理答题思路、写下大概提纲,所以切勿过长,你可以想象一下让一群考官坐着等你在纸上大写特写的情景。面试考查更多的事临场应变和语言组织能力,若是写的时间超过了说的时间,必然会招致考官们的反感。另外,答题时尽量不要超时。有些考友为求答题全面详尽,往往忽略了充实与冗繁的差别,在每道题上都耗时良久,考官是否会听烦暂且不论,若因此导致超时被“直接禁言”,无疑会极大地影响面试成绩。第二,候考及面试时都要保持心境平稳,即便遇到突发情况也不要自乱阵脚。一般候考时职位所有考生都在一起,若是过于严肃一言不发只会增加紧张和敌对气氛,而过分放松高声谈笑又会引起工作人员不满。靠前的考生进场后,排在其后的人们应根据自身实际来调整状态,此时可以选择去洗手间整理一下衣着、平复一下心情,保证上场时精神处在最佳状态。面试场上更要尽量表现得自然一些,过于拘束或者洒脱都会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万一遇到不小心问候语失误、考官念题用方言等意外状况,不要立刻方寸大乱、脑子空白,而是迅速安慰自己并有礼貌地同考官交流补救,须知面试时应急处理能力本就是测评要素之一。答题时若遇到毫无头绪的分析类题目,也不可有放弃的念头,实在不行就解释题意,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泛泛而谈,毕竟解题有偏差总比敷衍了事或坦承无能为力要强许多。还有,无论你感觉答题发挥有多差,在离开面试场前也不可露出悲哀失望的神情,更不能在考官面前有摇头、叹气、耸肩等习惯性小动作。
    此外,参加公考面试时应尽可能将其视作同“长辈们”交流,在注意言语细节的同时定准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我们既不是像罪犯在向公安人员交代问题,也不是去向下级作报告唾沫横飞,战战兢兢或者自信爆棚都是要不得的。个人以为,最合适的角色定位莫过于向长辈们讲述个人经历或征询处事意见的晚辈,一方面要注意整个面试过程中谦逊有礼,问候、听题、答题、离开时都应有一定的举止礼数,诸如讲话时眼睛望天、只顾低头念稿、无意识摸鼻子、手上不自觉转笔、频繁去看钟表等小毛病万万要不得。许多面试前辈们都提到答题时应与考官有眼神交流,这不但是出于尊重他们的考虑,更是最基本的谈话礼仪。另一方面,应自然地表现出个人的亲和力甚至调动现场气氛的能力,展现思考问题时全面、细致、圆融等亮点,这往往是高手们的终极武器。面试场上,除了主考之外的考官一般都是正襟危坐面无表情,如果考生也是一脸严肃官腔十足,现场气氛之压抑可想而知。不少面试大牛们都能面带微笑“打满全场”,甚至寻找时机表现个人社交特长来拉近与考官的距离。例如,“各位领导辛苦了,我是今天上午最后一名考生,希望个人的表现能为今天的面试画上圆满的句号”这样的问候语就比千篇一律的“各位考官上午好,我是*号考生”要生动许多。具体到答题时,高手们也能根据不同的题目展示自身适于机关工作的特点。如受单位委派出外采购时注意问清领导的要求和意图、现场询价时做好记录和比较、按工作程序向领导请示决定采购方案等,处理两领导矛盾时注意放低姿态分别与之沟通弄明矛盾根源、注意小范围内保密、在各自劝解后创造机会让两人开诚布公交流意见或私下解决问题等,最后加一句:“相信领导同志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存在矛盾更多地是因为分析处理问题的看法、手段等存在分歧”,估计在座的考官们也会暗暗点头称许。总之,如何在面试场上尽可能地向考官们展现个人的风采,并最大限度地让其认同个人的工作能力,这应该是公考面试的精要,需要经由不懈的努力和历练去深入体会。
    5、关于心境历练
    记得今年三四月间高晓松体诉苦方式在网络上流行,自己也曾效仿写出考公一族的辛酸:“我们这个行业,耗心耗力耗光阴。芸芸诸君,倾尽热忱与青春;泱泱各地,洒遍汗水与血泪。从来都是小心应考如履薄冰,少有孤注一掷或知非便舍之心,更未敢奢望天赐良机平步青云。考好了,一番春风得意和唏嘘感叹之后,便得调整身心适应机关职场,公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自由难再得。考砸了,除了满腹委屈与心神疲累,还得面对周围人们的不解、数落甚至讥讽,忍痛直面风和雨,黯然独吞血与泪。常念故土难离,总愿意杀向家山但求一片立锥之地,更多时候却不得不带着一丝无奈与凄惶、独行千里转战异域。茫茫江湖中,一人一剑一壶酒,前途难明各自愁。失意时倚马斜阳、驻足遥望,念及亲朋与故交,未始没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叹,未始没有悲从中来、泪落天涯之举。虽然时常拿‘我辈岂是蓬蒿人’自勉,却每每遭遇‘临水常叹行路难’的无奈与苦涩。即便侥幸在外省谋得一官半职,也常常是‘错把他乡作故乡’,于每日雷打不动的工作和生活中消弭了个性与激情,悄然将‘平步青云兼济天下’的壮志尘封和忘却。何时可达公考尽头?何处才得安身立命?愿随一干知心人,同声一哭。谢谢。”
    有时静心独处,也会想到这样的问题:“公考之于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老人们是指望子孙中有人能当官显名,朋友们多是祝愿个人找到中意的工作岗位,父母则是盼望儿子能尽快上岸立业成家。自己考公的初衷其实很简单,硕士所学政治学相关专业,最对口的工作单位除了学校就是党政机关。从小就没有教书育人的志愿,硕士毕业后便将进入机关单位视为找工作的首要选择。经过两年的折腾辛劳,自己反而放弃了起初的执念。公务员再威风也不过是三百六十行里其中一种职业,同样有着外人难以体会到的辛酸与苦涩,同样需要考虑个人对于相关工作的适应性。且不论个人性格是否能适应机关职场,虽然一路走来风雨交加,自己却并不轻言脱离公考。如今看来,这更多地像是在寻求自我实现与肯定的旅途,或者说自己做主探索人生的行程。有好友闻听个人至今无果的公考经历后感到一些悲情与凄凉,家人每念及此也是摇头感叹不已,身为主角的自己却并未产生多少挫败感。一直以来都喜欢这样一句话:“历劫了无生思念,经霜方显傲寒心。”挫折固然令人沮丧和伤感,却可以磨练心志催人成熟。公考乃至人生之路上,雨雪风霜在所难免,苏轼那首脍炙人口的《定风波》正可作为吾辈行者应有的心境写照: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4:51 |
三、望前路若梦
    人生并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但若能染尽青赤黄白黑五色、尝遍酸甘苦辛咸五味,也不失为一大快事。记得初识公考时个人曾在论坛里写过:“在公考的江湖里,每个人都是一段传奇。我会坚定地走下去,直到自己也成为江湖传说的那一天。”那首流传一时的《江湖行》亦如是说:“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其实英雄和炮灰、上岸和失利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这里不需要偶像和明星,只缺少慷慨激昂一往无前的壮士,以及那种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气势和坚持。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自己只是亿万普通人中的一员,所以也会有所惑,有所忧,有所惧,尝尽苦辣酸甜,保有喜怒哀乐,欢笑与泪水相依,愁思与洒然同在,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生轨迹。站在而立之年的当口回望过去,个人心里并无多少憾悔;抬起微显疲惫的身心展望未来,自己眼中依旧充满期待。记得第一次看印度电影《三个傻瓜》时,除了令人感动的情节,印象最深的就是“All is well”和“Run for your life”两句话。公考之路上,自己也曾于漫天的烟尘之中写过如下寄语,愿与所有尚在拼搏的同路人共勉:
    客居四海内,神寄河洛间。

    游子泪落天涯处,故乡风至斜阳前。
    且驱心中寒,抱梦回家山。
    壮士当逐凌云志,岂可坐叹行路难?
    但得穿云破雾日,仗剑走马啸中原!


PS:以上皆为本人考公的详尽记录,并无丝毫自得之意。
欢迎交流,拒绝人肉。人各有志,不喜勿喷。谢谢。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5:03 |
神贴顶起!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5:06 |
好久没看见大师的帖子了
支持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5:21 |
占位学习,支持远哥。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5:24 |
我笑花,花醉太红,何意笑春风?花笑我,我醉尘梦,何意笑花红?

2012,让悲伤结束。2013,愿你梦想依然。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5:44 |
我去,神帖啊,尤其在精华奇缺的河北版

PS:万恶的申论啊,LZ你肿么可以考这么好滴~~~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5:44 |
不愧是专业的,写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好强悍啊,膜拜大神~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5:53 |
过程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6:45 |
学习了...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6:46 |

回 断翅的寂寞 的帖子

断翅的寂寞:学习了... (12-6-19 16:45)
o^_^这你都能发现,太有才了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7:04 |
油菜花了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7:04 |
求分一朵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7:11 |
其实我不喜欢14楼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7:16 |
先问候下阿远....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7:17 |

回 顺道 的帖子

顺道:其实我不喜欢14楼 (12-6-19 17:11)
顺子你要是不喜欢,放着我来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7:20 |
祝福楼主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7:26 |
远哥好久不见。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2-6-19 17:38 |
好文采,义不容辞申请花花!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管理规定|隐私条款|手机版|求职指南网 ( 京ICP备11040856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760 )

Powered by Discuz! , 24-3-29 00:49 , 0.09902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侵权删帖、投诉申诉

© 2005-2022求知智囊 联系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