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ZN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使用微信注册/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85|回复: 19
收起左侧

从汉高祖到乾隆帝 历代帝王如何祭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12-24 15:43 | |阅读模式
转自凤凰网.
发表于 15-12-24 15:43 |
2015年09月24日 16:25
来 源:凤凰国学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4 |
祭孔沿革

作为国家行为的祭孔礼制可以追朔到二千五百多年的春秋时代。公元前479年,孔子辞世。此年,鲁国国君鲁哀公就开始祭孔,并称孔子为“尼父”。首开帝王祭孔的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猪、牛、羊)祀孔子,并诏诸侯、公、卿、将、相至郡,先谒庙而后从政。刘邦不但开后世帝王祭孔之先河,而且开了后世帝王令地方长官上任前先谒孔庙后从政之先河。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4 |
汉明帝刘庄子于永平二年(59)下令“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牲以犬”(《后汉书•礼仪志上》),这是国学、郡学祭祀孔子之始。刘庄又于永平八年(65)亲临辟雍,以太牢致祭孔子。永平十五年(72)刘庄至鲁,幸孔子故里,祭祀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4 |
此后,历代帝王或身临,或派员到曲阜和太学祭孔。久而久之,祭孔形成了一种国家礼制行为二、八月的第一个丁日(上丁)在孔庙举行祭孔大典,这就是“丁祭”。后来,祭孔又多了一个“舞”(舞蹈),祭孔典礼逐步正规化、程式化,有孔、乐、舞三部分组成。孔子诞辰日(阴历八月二十七日),这一天祭孔仪式最为隆重,既是家族的大典,也是国家的大典。祭孔大典的程序、规格、主祭陪祭官员、祭品等由朝廷颁定。整个祭典是在朝廷钦定的乐舞中进行的。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5 |
礼制规格

古代中国的祭祀规格,《周礼》作了如下描述:“天子八佾,诸侯六,大夫四,士二。”佾是古代乐舞的行列。八佾就是八行八列六十四人,六佾就是六行六列三十六人,依次类推。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5 |
历史上的祭孔规格有两种,一种是中祭,另一种是大祭。

中祭规格始于南朝•宋的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祭孔规格定为“以上公之礼,舞用六佾,设轩悬之乐,乐陈三面“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朝廷规定祭孔用“轩悬三乐”、“六佾之舞”,并行“三献礼”。明成化以前,祭孔属诸侯的规格。笾豆各十件,舞用六佾(舞人的行列)。孔庙当时属中祀(太庙为大祀,因为太庙是天子的宗庙,行事天之礼)。明成化以后,祭孔用大祀,但无明文规定。直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才明文规定升祭孔为大祀。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5 |
大祭与中祭的不同之处非常多。有三点是最主要的:一是根据礼仪,大祭用八佾舞,舞生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中祭用六佾,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二是大祭时皇帝及皇帝成员亲临。中祭则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主祭。三是建筑规格不同。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6 |
清乾隆时,孔庙祭仪规定有六种:

一、释奠。这是唐宋以后专行于曲阜孔庙的一种祭仪。每年四次,每季的仲月(二、五、八、十一月)上丁日举行,所以叫“丁祭”。国子监和州县孔庙每年只春秋仲丁二祭。

二、月朔释菜仪。每月初一(朔日)举行,较为简单,只行一献礼。

三、月望行香仪。每月十五日(望日)在大成殿、崇圣祠、启圣殿、家庙举行。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6 |
四、岁时常祭仪。是孔氏家祭,每年七次在家庙、崇圣祠举行。

五、告祭仪。如衍圣公家中有事,奉祝文告于家庙的一种祭仪。同岁时常祭仪。

六、祭中兴祖仪。五月二十九日,中兴祖孔仁玉(五代乱世,孔子四十二代孙孔光嗣遇害,光嗣独子孔仁玉恢复文宣公爵位,使孔子祀事绵延不断,所以,孔组尊孔仁玉为中兴祖)。主要祭仪为从家庙迎出孔鲤、孔伋、孔仁玉神主至诗礼堂,行三献礼(神主即木制牌位)。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7 |
祭孔礼仪

祭孔礼仪或称祭孔典礼。它的专用名称叫做“释典礼”。释、奠均为陈设、呈献之意,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以及呈献牲(三牢)酒、果、蔬菜等祭品,以表对孔子的尊崇。祭孔礼仪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等六部分。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7 |
迎神,就是请出孔子及四配的牌位,由主祭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进香,行三拜九叩礼,乐奏昭平之章。歌词为称颂孔子生前的功德。其文是: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祥征麟绂,韵答金丝,日月既揭,乾坤清夷。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8 |
整个过程,用六佾或八佾的乐舞,演奏金声玉振,古朴悠扬的韶乐,吟唱孔子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的颂词。如曲阜孔庙在元代祭孔的祭文中有:“尚资神化,祚我皇元”,“阐我皇风,四海永清”的颂词。从中可以看出,祭孔一方是出自对孔子的敬仰,但最重要的是为皇权服务的政教合一。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8 |
初献、亚献、终献是整个祭孔活动中的主体部分,由主祭(一人),陪祭(二人)分三次把酒类、蔬菜、肉类、干鲜果品等祭品奉祀到孔子像前,“三献”分别奏宣平、秩平、叙平之章曲,用六佾舞。月台上站立三十六名舞生,身穿蓝色长袍,头戴黑色平顶方角帽,脚蹬皂鞋。舞分文舞、武舞两班,每班又分两组,每组八人,相对而立。武生在前,右手执戚,左手执干;文生居后,右手执羽,左手执龠,在八音齐备的乐器伴奏中,舞生跳起祭孔乐舞,每一舞蹈造型代表一个字,舞姿刚劲舒展,具有古典美。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9 |
撤撰,乐奏懿平之章。

送神是祭孔礼仪的最后一部分,乐奏德平之章。歌词为:凫泽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泽无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胶痒。

祭孔的六个乐章高度评价了孔子伟大的一生,歌颂了他那博大精深的儒学思想和对整个社会文明的教化作用。

祭孔活动的主祭官、陪祭官、乐生、舞生、歌生共二百多人,身着清朝服饰,神情肃穆,祷告虐诚,整个场面庄严典雅,有置身于古代传统文化的氛围之感。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9 |
清代太庙祭祀

清末,即1906年,孔子升为大祀。祭孔与祭太庙、祭天地等同,祭祀也达到了国家最高礼制,可谓登峰造极。清代太庙祭祀,是为大祀。其主要活动有时享、告祭、袷祭等。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49 |
时享即“四孟时享”。它源于古人感慨时序的交替,随气温变化,而追怀故去亲人,按季节所举行的祭祀。是所谓“因时变,致孝思,故备三牲黍稷品物以祭”。清承旧制,于顺治元年九月规定:每年春、夏、秋、冬四季之孟月(第一月),由皇帝亲诣太庙祭祖(如有事可遣官代祭)。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50 |
袷祭:意为合祭,它是清代皇家特有的太庙祭祀活动。每年除夕前一日,皆将太庙后殿供奉的远祖四帝后之神牌,与中殿自太祖以下亡故诸帝后之神牌同合于前殿祭祀。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50 |
据《钦定皇朝文献通考》载,顺治帝在位十八年,“时享”太庙亲行二十八次,自顺治十六年始行“袷祭”亲行二次;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时享”太庙亲行八十二次,“袷祭”亲行三十二次;雍正帝在位十三年,“时享”太庙亲行三十次,“袷祭”亲行十一次;自乾隆元年至五十年,乾隆帝“时享”太庙亲行六十六次,“袷祭”亲行四十九次。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发表于 15-12-24 15:50 |
清代帝王之所以频繁地亲诣太庙祭祀,不仅是仿效汉文化“敬天法祖”,更主要是以此加强与汉文化的融合,为江山社稷永固,来祈求神佑,祈求得到祖宗神灵的庇护。清代还废除了祧庙制度,自太祖以下诸帝神主永不迁毁,世世供奉,而不是完全依照古制“亲尽则祧”。

对待祖先神灵应像对待人生一样,正所谓“事死如事生”。(参考文献:《清代太庙与祭祀》李中路)
全站回复审核中,需要查看请登录
注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zzn指南”

管理规定|隐私条款|手机版|求职指南网 ( 京ICP备11040856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760 )

Powered by Discuz! , 24-3-28 21:20 , 0.06917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侵权删帖、投诉申诉

© 2005-2022求知智囊 联系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