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ZN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使用微信注册/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57|回复: 6
收起左侧

如今,图书信息浩如烟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8-7 11:04 | |阅读模式
1如今,图书信息浩如烟海。表面上看,读者具有无限的自由度,可以在茫茫书海中自由选择。但事实上,他们无形中成了大众媒介的俘虏。大众媒介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他们通过图书广告、阅读排行榜、书评人推介、对图书进行定向推送,最后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往往只是一个狭窄的阅读菜单。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定向推送就更为稀松平常了。新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巨型的图书搜索引擎,大家都在利用新媒体这张网捕捞图书,结果收获的多是同质化的东西。即是说,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很容易沦为“格式化”的阅读:不仅所选择的阅读内容被格式化,甚至连阅读方式、阅读趣味也会被“格式化”。而且这种“格式化”阅读带有很大的隐蔽性,不易被发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众媒介和新媒体对阅读产生强烈影响
B.格式化阅读容易使读者形成思维定势
C.图书市场应为读者提供多元的阅读选择
D.读者应理性看待媒体推送的阅读菜单


2当群体成员凝聚力很高时,群体成员倾向于让自己的观点与群体保持一致,而其他有争议、有创意甚至更客观合理的观点则会遭到忽视或压制。这可能会导致群体作出不合理甚至很糟糕的决策。类似的现象有可能出现在网络民意表达过程中。人们更可能被吸引到自身意见一致的论坛中,并在其中不断加深自己原有的观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群体迷思,形成不正确的却为大多数人所拥护的占优势的意见,出现不同意见者“被代表”和把持言论的情况。

这段文字给政府管理的启示是()。
A.网络舆论未必能够代表网民的真实想法,政府征求民意时应对此有所甄别
B.网络民意表达存在虚假性,不适合作为政府征求民意的渠道
C.网络空间匿名性造成网络民意容易被操控,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管控
D.政府在通过网络征求民意时,应当少说多听,允许不同意见乃至质疑的声音存在

3世界是由无数具体事务及其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按照认识的顺序,人民的认识是从具体的、个别的、有限的事务开始,然而人的思维本性总是不满足于对具体事务的个别方面或局部的支离破碎的认识,不愿意停留在“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的状态。人民孜孜不倦地探索诸多看似孤立的实物背后的内在联系,苦苦寻找那种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将身世界统一起来并起支配作用这种形而上的思考就是哲学思考,自古至今,从未中断。
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哲学思考追求整体性 B.哲学思考意在揭示事物的本质
C.哲学思考具有连续性 D.哲学思考以抽象思维为主导

@puki 大神,今天联系言语,连错3题,心态真是崩溃。
第一题,第二题属于你昨天说的偏题怪题吗?
第一题,A是我选的,但没说强烈影响是什么,我只是觉得其他选项错的更厉害才选A,B是粉笔答案,但格式化阅读真能概况所有内容?主语应该是大众媒介和新媒体吧?
第二题A,D纠结,我选了D,D少说多听是有问题,可A未必能够表达真实想法,应该是未必能够表达正确想法吧,错误想法也是真实想法吧,粉笔答案A,错中选优?
第三题属于好题?通篇给人感觉讲整体性,我在A,B纠结,还是觉得按字面意思选了A,因为我觉得没有提到连续性,B范围大了,可看解析“自古至今,从未中断”就属于连续性?
这三题感觉自己怎么解析都觉得没有很正确的答案
发表于 18-8-7 17:05 |
提示: 作者『自主注销了账号』或『账号违规被关闭』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18-8-7 19:57 |
第一题拿不准是B 还是D  题目要求是要表达出题人想说的问题就是B  解决方法就是D   我个人比较倾向B 因为最后有提到甚至改变了阅读方式和兴趣  主要还是格式化这个词太重要了 不能不带。
第二题A吧  唯一有问题的就是网络舆论这个词合不合适。文段主要还是再说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 这个问题。选项A最为靠近
第三题C 我也是懒得看 直接最后一句选的
发表于 18-8-7 20:38 [发自手机] |
第一道题重点在中间那里,后面即是说解释说明,选D
发表于 19-4-15 14:54 |
考试遇到第一题只能拼运气,平时研究下还蛮有意思
发表于 19-4-17 17:42 |
前两题不表

第三题是个争议题 某图A某笔B
从题面来看应该是A,B我觉得有点过度引申了(简称脑洞过大)
发表于 19-4-19 20:39 |
选B,尾句即是说意思为前文的替换,是重点

管理规定|隐私条款|手机版|求职指南网 ( 京ICP备11040856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760 )

Powered by Discuz! , 23-10-1 07:34 , 0.01922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侵权删帖、投诉申诉

© 2005-2022求知智囊 联系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