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领带大叔 于 18-11-29 09:12 编辑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常见的主谓式标题,标题就是论点)2018年01月02日07:05 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论点,并引用领导讲话加强论点,一种全新的开头方式,铿锵有力,直指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带领人民集中力量办了很多顺民意、惠民生的好事,解决了很多农民群众牵肠挂肚的难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实践充分表明,党的“三农”政策是对头的,农村工作的路子是对头的,党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谈成绩,新进展、新突破、新步伐、新水平、新局面、新气象六个新全面阐述了农村工作取得的成绩。这种句式可以学习下,改变以往谈成绩只有枯燥的举例子方式) 也应该清醒看到,面对新时代农村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干部队伍、农村基层组织还不能很好适应。一些地方对党管农村重要性的认识淡漠了,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放松了、力度削弱了。要保证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说问题,注意最后一句,承上启下的句式) 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管农村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政治优势。振兴乡村,一定要进一步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把这一政治优势发挥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理顺涉农部门的职责分工,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农村工作干部要真正深入群众,真心依靠群众,真情关爱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提高农村工作本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党的“三农”事业才能获得稳固基础和坚强支撑。(谈对策,从党委政府和干部两个层面入手,分别谈制度和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讲究的是一个“实”字。(万能分论点写法)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需要在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投入保障、强化规划引领上见真章。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法宝,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乡村振兴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大战略,务必强化投入保障,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下决心改变支农项目支离破碎的现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不能片面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运动,要定思路、定任务,明确长远方向,搭建好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谈对策,采用总分总的格式,从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投入保障、强化规划引领三方面入手,上一段是从工作主体出发,阐述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这一段是从具体举措出发,阐述了工作方法。两段成为一个有机主题,把谁来做,怎么做的问题解释的清清楚楚)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完全可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我们一定会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满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分析: 1.结构:本文采用1+2+2+1的方式,两段分析+两段对策,分析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策从谁来做和怎么做两个层次,结构清晰,层层递进,作为一种文章结构,可以学习模仿。 2.写法:开头开门见山,先写论点,再论证论点的必要性,很少见,但用得好铿锵有力;行文上,大量采取了总分总+并列式结构,先提出分论点,再分几个层次阐述,简单易学,层次清晰。 3.好句子: 谈成绩的六个新:新进展、新突破、新步伐、新水平、新局面、新气象;谈对策的分论点: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讲究的是一个“实”字。都具备一定的通用性,收为己用,能有效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