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ZN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使用微信注册/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84|回复: 27
收起左侧

重做了一遍申论,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8-15 22:41 | |阅读模式
一、请结合“给定资料1和2”,分析理解“掌上四合院”的内涵(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深入、有条理、不超过300个字。

答案:掌上四合院是指居民,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实名入驻微信群,共同治理社区的好方式,其好处很多。
1.畅通信息传递渠道。使街道、居民信息诉求能第一时间上下贯通,使问题在群内就能解决并找到良策;2.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监督干部工作,追溯问题源头,建立干群直接联系;3.紧密邻里关系。遇到难事、突发事件互相帮助,营造社区大家庭;4.维护社区安全。针对高空抛物伤人、安全隐患等问题制定楼门公约,住户响应多方监督,实时播报处理情况,让大家放心;5.提高政府施政能力。征求居民意见调整方案,使政策更顺应民意;6.营造社区和谐环境。宣扬优秀感人事迹,及时化解矛盾误会,使老志愿者更有荣誉感,带动其他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二、请结合“给定材料3和4”,对N区基层社区治理的探索,进行梳理概括。(20分)
要求:要点明确,层次分明,有概括性,不超过300字

答案:1.政府明确责任:将大、小、私事分流处理,划清街道、社区、居民各自责任,培养居民责任意识,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在加大投入权利赋予的基础上落实责任共担公平投入机制,在自上而下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强调自下而上广泛参与,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的基础上加强群众组织同步推进社会建设;2.群众参与自治:涉及群众的事自己承担部分费用,成立自治组织,议定制度规则,形成自治管理流程,召开听证会,协调会表达居民意愿,达成共识;3.创新工作方式:建立事项分类办理机制流程,将工作流程分为找事,分事,办事,反馈评估四步。
   N区探索好处很多:改善设施,绿化等居住环境,发案率下降,荣获国家荣誉,群众更积极用心,安全感上升。

三、H省公安厅拟号召全省民警、辅警向“给定资料6”案例中的几名优秀民警、辅警学习,请代写起草一份倡议书。(20分)
要求:主题突出,层次清晰,不考虑格式,不超过400字。


答案:                                    关于向我省优秀民警辅警学习的倡议书
    同志们,经过6年努力我省“一村(格)一警”工作取得瞩目成绩,这离不开每位同志的付出,这其中也有很多优秀事迹,下面我将一一介绍,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       
    一.学习刘所长,村儿警雷厉风行的作风。面对谣言及时排查并澄清,利用微警局巡查网络谣言并公布真相结果,协助测控体温,打击制假售假,保障生产企业复工复产;
    二.学习小宋爱岗敬业精神。他强化脚板+科技,一方面深入群众推动社区改造,另一方面利用智能工作平台明确工作任务,冒着感染风险去患者家中劝说配合工作;
    三.学习小徐奉献精神。他常年扎根基层,联动法律顾问和村干部解决村民矛盾纠纷,维护乡村和谐氛围;
    四.学习小何热心服务精神。他组织成立暖心小分队帮扶困难户,急群众之所急贴心服务,温暖了群众的心。
    让我们共同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点滴小事做起,真正做到人民警察为人民,为建设美丽新中国发光发热!

四、大作文
请参考“给定资料”中提到的“掌上四合院”“掌上医院”“‘一村(格)一警’智能工作平台”等举措,围绕社区治理主题,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
(2)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3)逻辑清晰,语言准确;
(4)1000-1200字。


答案:                                        加强社区治理,共筑美好生活
    民生是社会之本,发展之基,强国之魂。推进民生建设有利于人民幸福生活,有利于社会良序发展,更有利于让我国向世界强国迈进。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社区治理成为民生建设的“助推器”。
    反观当下,干部工作效率低、社区安全事故多、空巢老人无人照料......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幸福生活。因此,应加强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创新智能平台建设,推行新型警务模式。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开拓社区治理“新路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而政府居民良性互动是途径。但目前,社区管理难度大、基础设施落后、安全隐患频发......在引发民怨的同时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因此,应改变传统社区治理模式构建和谐新社区。首先,政府应明确责任界定,划清政府、社区、居民责任,调动居民积极性引导其社区自治;其次,居民应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互相监督良好氛围;再次,应畅通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召开社区听证会的形式,倾听群众诉求意愿,传达政府工作计划。
    创新智能平台建设,谱写社区治理“新篇章”。掌上医院、掌上四合院、连心通智能腕表等新科技产品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活。一是加强了患者、医疗人员、医疗服务商、保险公司之间的连接,让患者在体验一站式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解决了看病预约难的问题;二是使社区治理效率提高,紧密了邻里关系;三是方便独居老人生活,降低了突发状况风险,也避免了老人走丢的情况。因此,政府应加强智能平台建设,将这些利民产品推广和完善。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体加强宣传,号召群众下载并使用;另一方面,也要引领企业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完善平台技术建设,从而推出更多更好的服务。
    推进新型警务模式,增强社区治理硬实力。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在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对社区防控管治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在社区治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政府工作越来越细致但群众满意度却不断降低,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了解百姓诉求,工作方法不当。对此,可采取新型警务模式加强社区治理。第一,利用一村(格)一警智能工作平台制定工作任务,遇到百姓问题及时解决;第二,利用平台加强与社区干部联动,积极解决突发事件;第三,在警务平台上宣扬感人事迹,号召干部帮扶群众,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无论是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还是创新智能平台建设,亦或是推进新型警务模式,其最终目的都是加强社区治理。另一方面,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社区治理非一日之功。但是我相信,只要牢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生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久久为功,社区治理一定会越来越好,从而给人民一个美好的明天,给国家一个光辉的未来!

发表于 20-8-16 09:10 |
写的不错,写的比我好多了
发表于 20-8-16 11:15 [发自手机] |
感觉大作文有点主题不对
发表于 20-8-16 12:22 [发自手机] |
写的不错,写的比我好多了
发表于 20-8-16 12:47 [发自手机] |
卡卡v罗特 发表于 20-8-16 11:15
感觉大作文有点主题不对

主题是社区治理不是吗
发表于 20-8-16 12:58 |
大作文学的钩子吗
发表于 20-8-16 12:59 [发自手机] |
wuq5201314 发表于 20-8-16 12:58
大作文学的钩子吗

没听说过,我不是在主流机构学的
发表于 20-8-16 13:02 |
本帖最后由 wuq5201314 于 20-8-16 13:04 编辑
锦鲤想上岸 发表于 20-8-16 12:59
没听说过,我不是在主流机构学的


学的哪位老师啊
发表于 20-8-16 13:17 [发自手机] |
wuq5201314 发表于 20-8-16 13:02
学的哪位老师啊

夕川
发表于 20-8-16 14:05 [发自手机] |
我们大作文题目一模一样的
发表于 20-8-17 10:03 |
锦鲤想上岸 发表于 20-8-16 12:47
主题是社区治理不是吗

主题不应该是互联网和社会治理吗
发表于 20-8-17 10:47 [发自手机] |
第二小题和你答的高度相似。但看机构的,我感觉我已经答偏了
发表于 20-8-17 11:06 [发自手机] |
今天都是昨天 发表于 20-8-17 10:47
第二小题和你答的高度相似。但看机构的,我感觉我已经答偏了

机构答案仅仅是一个参考
发表于 20-8-17 11:08 [发自手机] |
卡卡v罗特 发表于 20-8-17 10:03
主题不应该是互联网和社会治理吗

可能我理解的是总论点是社区治理,而互联网是社区治理的一个手段,属于分论点,仅仅是我的个人观点
发表于 20-8-17 11:15 [发自手机] |
锦鲤想上岸 发表于 20-8-17 11:06
机构答案仅仅是一个参考

主要说的分层次。我就按政府、社区、群众这样的分类答。感觉直接就死在这题上了
发表于 20-8-17 14:18 [发自手机] |
咱俩前三题的答案基本一致,第三题格式上你比我答得更清晰一点,我是把事迹写成了一段,我大作文题目写的 打造智能社区,创建美好家园 内容写的都是意义,不知道能给多少分。
发表于 20-8-17 14:22 [发自手机] |
你感觉这样的申论能给多少分?
发表于 20-8-17 14:35 [发自手机] |
答得可以啊
发表于 20-8-17 15:01 [发自手机] |
Jas0n5 发表于 20-8-17 14:22
你感觉这样的申论能给多少分?

我觉得作文只要不跑题拉不开多大差距,小题比较关键。
发表于 20-8-17 18:10 |
大作文

请参考“给定资料”中提到的“掌上四合院”“掌上医院”“‘一村(格)一警’智能工作平台”等举措

我觉得 参考的这些内容代表了方向,智能化或科技化,内核是社区治理。

管理规定|隐私条款|手机版|求职指南网 ( 京ICP备11040856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760 )

Powered by Discuz! , 23-9-27 06:38 , 0.01742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侵权删帖、投诉申诉

© 2005-2022求知智囊 联系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